东北亚长旅号观光班列

搜索文档
流量焦虑,边城文旅“破圈”靠什么——来自吉林省珲春市的调查
经济日报· 2025-08-06 02:22
文旅产业发展概况 - 边境小城珲春凭借与朝鲜、俄罗斯交界的地理优势及多元文化风情,成为东北亚地区网红城市,吸引大量游客打卡 [1] - 方兴未艾的边境游正成为游客新选择,珲春通过整合文旅资源、完善基础设施,开通首条沿边境观光班列"东北亚长旅号"实现3小时通三国体验 [2] - 珲春夏季平均气温约20摄氏度,是天然避暑胜地,吸引东北游客及南方前往长白山、延吉的游客分流至此 [3] 跨境旅游推动因素 - 珲春作为吉林唯一对俄口岸城市,跨境游客稳步增长,口岸通关时间由每周6天增至7天,每日工作时间由8小时延长至10小时,单日出入境峰值达6000人 [4][5] - 俄罗斯游客热衷珲春中医理疗,当地艾灸堂年接待俄罗斯患者及研学人员超1000人,最远辐射至莫斯科 [6] - 旅行社业务蓬勃发展:宇通国际旅行社年接待俄罗斯游客4万余人,国际旅行社年接待出境游客3万多人,"银发族"和"00后"群体显著增加 [6][7] 旅游基础设施与服务 - 珲春打造中俄朝三语服务环境,设立5个国际消费者维权服务站,陆路至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仅260公里,国际班车5小时直达 [7] - 主题乐园、科普馆等新景区建设成效显著:哇斯托克欢乐岛运营首年接待游客超51万人次,东北虎豹自然科普馆成为游学热点 [11] - 渤海古镇文旅综合体集餐饮娱乐文化体验于一体,五一开放后成为热门目的地 [11] 特色产业与美食经济 - 珲春凭借口岸优势成为全国70%俄罗斯帝王蟹集散地,海鲜街店铺现场加工直播批发多元业态,"五一"期间单店排队超200桌 [12] - 常态化举办帝王蟹美食节,打造"珲字号"烧烤冷面等地标美食品牌,形成美食旅游产业链 [12] - 农文旅融合成效显著:孟岭村通过苹果种植衍生摄影展采摘节,早市东北物产销售结合"摊位+网店"模式辐射全国 [15] 文体旅融合与就业带动 - 举办中俄足球邀请赛吸引17支青少年队400余名运动员,通过边境马拉松、武道交流等赛事提升城市知名度 [13] - 海洋经济示范区企业老姬食品供应景区夜市海鲜,解决当地200多人就业 [16] - 东北亚国际商品城总面积4.5万平方米,展销超万款跨境商品,员工旺季月收入达6000-7000元 [16] 新兴业态与创新模式 - 旅拍产业发展迅速:防川村摄影工作室拥有上千套服装,年营业额达40多万元 [17] - 直播经济赋能:早市摊主采用"早市直播+抖音商城+实体门店"立体销售模式,年轻摊主通过直播带货打开全国市场 [17] - 当地从业者提出需完善城市设施、降低物流成本,并开发冬季冰雪旅游及夜间演艺项目以延长旅游旺季 [18]
流量焦虑 边城文旅“破圈”靠什么——来自吉林省珲春市的调查
经济日报· 2025-08-05 22:13
文旅产业发展 - 边境游成为游客新选择,珲春凭借风景、美食等元素成为东北亚"网红城市"[1] - 珲春常住人口23万人,朝鲜族占比超三分之一,防川村保留完整朝鲜族民俗风情[2] - 夏季平均气温20摄氏度,吸引东北及南方游客避暑,与长白山、延吉形成联动[3] 跨境游增长 - 珲春是吉林唯一对俄口岸城市,跨境游游客人数稳步增长,随处可见俄罗斯游客[4] - 口岸通关时间延长至每周7天每天10小时,暑期单日出入境旅客达6000人[5] - 旅行社去年接待俄罗斯游客4万余人,俄罗斯游客深度体验本地生活[6] 旅游基础设施 - 开通"东北亚长旅号"边境观光班列,全程3小时可体验三国风情[2] - 打造哇斯托克欢乐岛主题乐园,营业至今接待游客超51万人次[11] - 新建东北虎豹自然科普馆和丝绸之路渤海古镇文旅综合体,成为热门目的地[11] 美食与节庆 - 珲春帝王蟹占全国七成份额,海鲜街"五一"假期单店排队超200桌[12] - 常态化举办帝王蟹美食节,打造"珲字号"烧烤、冷面等地标美食[12] - 举办"友谊杯"中俄足球赛等活动,吸引游客超百万人次[13] 产业融合效应 - 孟岭村实现农文旅融合,苹果产业带动旅游和销售[15] - 老姬食品为景区供应海鲜产品,解决200多人就业[16] - 东北亚国际商品城展销全球跨境商品,员工旺季月收入达六七千元[16] 新兴业态 - 旅拍新业态快速发展,防川村旅拍门店年营业额达40多万元[17] - 直播带货模式兴起,摊主采用"早市直播+抖音商城+实体门店"立体销售[17] - 当地计划开发冬季冰雪旅游和夜间演艺项目,延长旅游旺季[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