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用包装设备

搜索文档
枣庄成功化解地方民企与国际客商贸易纠纷
大众日报· 2025-09-12 02:04
贸易纠纷背景 - 枣庄市复粮包装机械有限公司通过跨境电商平台获得墨西哥可可粉生产企业的包装设备订单并收取定金[1] - 文化差异和语言隔阂导致双方在设备升级建议上产生误解引发诚信危机[1][2] - 墨西哥客商将升级建议误解为坐地起价并指控商业欺诈要求退还定金[2] - 纠纷升级至中国墨西哥商会介入调解[2] 纠纷解决过程 - 枣庄市市中区贸促会当天介入协调并赶赴企业现场[3] - 发现沟通全程依赖翻译软件导致中文"建议"被误译为生硬"要求"[3] - 中方自费采购高价可可粉进行测试但未告知墨方这一隐性投入[3] - 贸促会提供法律支持明确原合同已事实生效修改需双方同意[3] - 安排双方实地考察生产线8月18日墨西哥商会副执行主席带代表到厂参观[3] 解决方案与成果 - 墨方现场确认设备定制雏形和防残留部件优化方案[3] - 双方签订补充协议将设备质保期从12个月延长至15个月[4] - 中方免费提供易损件更换服务[4] - 墨方确认继续履约并支付剩余款项[4] - 纠纷持续半年后以双向奔赴合作收尾[5] 行业意义 - 事件为中小企业出海提供了信任修复的鲜活样本[1] - 中国墨西哥商会表示希望持续推动墨中贸易[3] - 跨境电商交易中文化差异和语言隔阂成为主要风险点[1][3] - 实地考察和面对面沟通有效化解跨境贸易纠纷[3][4]
枣庄|枣庄成功化解地方民企与国际客商贸易纠纷
大众日报· 2025-09-12 01:22
核心事件概述 - 枣庄市复粮包装机械有限公司通过跨境电商平台获得墨西哥可可粉生产企业的专用包装设备订单 因设备升级方案引发跨文化沟通误解 导致双方互疑欺诈并升级至商会调解[1][2][3] - 中国墨西哥商会与市中区贸促会联合介入调解 通过法律澄清和实地考察生产线 最终促成双方继续履约并签订补充协议[4][5] 纠纷产生原因 - 双方全程依赖翻译软件沟通 中文语境中的"建议升级"被误译为生硬的"要求" 墨方解读为坐地起价[3][4] - 中方自掏腰包采购高价可可粉进行设备测试但未告知墨方 导致对方误判中方未付出实际努力[4] - 墨方补充合同中的严苛条款(包括违约金和仲裁条款)被中方视为缺乏合作诚意[4] 解决方案与结果 - 市中区贸促会依据法律明确原合同已事实生效 修改需双方同意 并组织墨方代表实地考察生产线[4] - 中方将设备质保期从12个月延长至15个月 免费提供易损件更换服务[5] - 墨方确认继续履约并支付剩余款项 纠纷持续半年后以双向奔赴合作收尾[5] 行业意义 - 事件为中小企业出海提供了跨文化"信任修复"的实操样本 凸显跨境电商中专业翻译和透明沟通的重要性[1][4] - 商会与贸促会联动模式证明第三方机构在化解国际贸易纠纷中的关键作用 尤其针对语言隔阂和文化差异场景[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