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属自保(Captive Insurance)

搜索文档
香港保监局:自保市场乘风起航,打造内地企业出海“风险避风港”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7 10:32
文章核心观点 - 专属自保成为内地企业出海风险管理的重要工具 香港凭借制度弹性和地缘优势成为自保公司设立的首选地 自保市场呈现强劲发展势头且潜力巨大 [1][2][3][4][5] 香港自保市场现状 - 截至2025年8月香港共有6家专属性自保保险公司 其中2025年新增2家 分别为汇丰集团全资附属公司Wayfoong (Asia) Limited和上海汽车集团保险有限公司 [1] - 现有6家自保公司中5家为内地国有企业 涵盖能源、石化、汽车、核电等领域 [1] - 2024年香港自保业务毛保费总额达17.23亿港元 自保公司平均保费收入达5520万美元 远高于全球自保公司3650万美元的平均水平 [1] 专属自保的特点与优势 - 企业通过设立保险子公司承保风险 提供更大自主权、成本节约及定制方案 欧美市场超过九成世界500强企业已拥有自保公司 [2] - 核心价值在于风险管理自主权和灵活性 可承保传统保险无法覆盖的新兴风险如网络安全和绿色转型技术风险 [4] - 允许企业直接接触再保险市场获得批发价 有利于积累自身风险数据实现精准定价 [4] 内地企业参与度 - 能源、汽车等多个行业的多家内地企业正在排队申请或准备申请香港自保牌照 [2] - 除大型央企外 行业龙头和民营企业也表现出浓厚兴趣 [2] - 香港自保发展契合国家"走出去"战略 为企业提供高效风险管理工具 [5] 香港的竞争优势 - 提供监管弹性 允许企业依靠自身团队管理 最低资本要求降至200万港元(传统保险公司为2000万港元) [3] - 发牌流程优化至三至四个月 审批效率显著提升 [3] - 作为国际风险管理中心提供全方位配套 包括实体业务、财资管理中心和资产管理等 [4] 市场发展推动措施 - 香港保监局从政策、推广、人才三大方向推动市场发展 研究引入"受保护单元公司"结构降低中小企业参与门槛 [5] - 在内地举办推广活动 发挥成功案例的示范效应 [5] - 积极鼓励人才流入以解决专业人才稀缺的挑战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