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西拉沐沦》
icon
搜索文档
共迎首个全国科普月 《西拉沐沦》研讨会共话生态叙事与科普传播
中国新闻网· 2025-09-12 11:41
研讨会背景与目的 - 中国广电联合会科普视听宣传专业委员会主办《西拉沐沦》IP价值与融合传播研讨会 聚焦科普内容创作与多平台传播实践 [1][3] - 会议汇聚学者、科研专家、纪录片创作者 从生态、科学、艺术、传播维度解码作品创新实践 [3] 作品内容与制作 - 纪录片《西拉沐沦》以"河流为脉、生态为魂" 历时三年拍摄 呈现西拉沐沦河地理风貌与物种多样性 [3] - 通过微观视角解构物种共生与物质循环规律 系统记录40种野生动物、28种野生植物 包括珍稀物种棘角蛇纹春蜓的100多年来首次拍摄 [7] - 主创团队原计划两年完成 实际制作三年半 强调科学真实与艺术表达的平衡 [12] 生态与科学价值 - 作品以长期科研数据为基础 将生态学原理转化为通俗影像 诠释"生态系统完整性"的科学内涵 [7] - 精准捕捉生态细节 如棘角蛇纹春蜓的生存习性 助力公众理解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性 [7] - 科学纪录片连接生态保护与公众认知 具象化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辩证关系 [4] 艺术与传播成就 - 通过视听语言创新与叙事结构优化 融合生态之美与人文思考 实现镜头与内涵的统一 [6] - 采用多平台协同、长短内容联动策略 上线6天登顶国内自然类纪录片榜单 全球排名第五 超100万人观看 [10] - 网络平台使用POGC方式 通过长视频深度呈现与短视频传播闭环实现破圈效果 [10] IP开发与产业延伸 - IP开发需跨界融合 整合旅游、文化、商品于共通精神符号 形成从影、书、展到旅游的产业链 [6][8] - 建议向纪录电影、大型交响乐、第二季作品延伸 但需强化故事戏剧性以适配影院场景 [9][11] - 地方媒体通过IP开发突破单一传播困境 借助全媒体平台将地域IP面向全国市场 [8] 行业意义与未来方向 - 作品为地方媒体深耕本土题材提供经验 基层媒体可借此探索创新起点 [11] - 科学纪录片需适配新媒体生态 通过产学研用平台提炼可复制方法论 提升科普价值转化效率 [4] - 行业应推动科学纪录片从"内容产品"向"价值生态"升级 助力生态文明建设与全民科学素养提升 [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