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草书韩愈柳宗元文》
icon
搜索文档
国内艺拍市场新趋势:灵活 理性 成熟
证券日报· 2025-09-26 23:56
[清]饶介 草书《韩愈柳宗元文》局部 新鲜感与稀缺性 传统意义上,艺术品的稀缺性主要是由其历史决定的,分别为价值和数量的稀缺性。"价值稀缺"指的是 艺术家的代表作,而"数量稀缺"则代表存世量极少。若两种稀缺性兼具,就会造成艺术品的定价形成规 模效应。存世但被珍藏数年、流传有序的少数珍品,在中国艺术品市场走向成熟的当下,愈加凸显其于 藏家而言的稀缺性和新鲜感。 曾经瞩目市场的顶级珍品逐渐沉淀在藏家或机构手中,而目前流通的"熟货"成本随交易次数叠加,价格 攀升,流动性下降。相较之下,沉寂已久、首次现世的"生货"不仅满足了藏家群体的好奇心,其稀缺性 带来的溢价空间,乃至可能的新学术发现,也让这类艺术品在激活市场活力、扩大行业影响力等方面具 有特殊地位。 今年春拍,中国嘉德的《日蚀》、上海敬华拍卖的《听松图》巨轴,以及中国香港苏富比的《草书韩愈 柳宗元文》《青羊图》等首现拍场的"生货"纷纷善价成交,成为行业内外瞩目的焦点。元末重要书家饶 介《草书韩愈柳宗元文》2.501亿港币成交,远超拍前估价逾20倍。作为苏富比历史上最高价中国书法 作品,此作同时问鼎2025春拍最高成交的中国艺术品。 专业化与细分化 中国书画的收藏 ...
香港艺术品交易市场活力迸发
深圳商报· 2025-06-02 22:39
艺术品拍卖市场表现 - 元代书法家饶介的《草书韩愈柳宗元文》在香港苏富比2025年春拍以2.135亿港元落槌,创下该拍卖行史上最长竞投记录[1] - 巴斯奎特的《星期六的夜晚》在佳士得香港2025年春拍以1.126亿港元成交,成为本年度亚洲市场二十及二十一世纪类别最高价拍品[1] - 佳士得香港2025年春拍6大现场拍卖总成交额超7.2亿港元,成交率95%,落槌总额为低估价的111%[1] - 中国嘉德香港2025年春拍总成交额达4.1亿港元,同比增长22%,平均成交率76%,总成交价为低估价的166%[1] 香港艺术品市场地位 - 香港与纽约、伦敦并列全球三大艺术品交易中心,占据独特枢纽地位[1] - 香港艺术品交易市场展现出强劲活力,吸引越来越多国际艺术机构和收藏家[1] - 香港成为展示亚洲古典、现代及当代艺术以及雅逸精品的核心平台,也是融合中西方艺术精华的国际舞台[2] 艺术展会情况 - 2025年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吸引42个国家和地区240家艺廊参展,其中23家为首次参展[2] - 展会预展首日部分中型画廊三分之二展品迅速售出[2] - 香港艺术月期间国际艺术盛事和展览以亚洲首屈一指的规模和参与人数成为市场亮丽名片[2] 行业发展趋势 - 国际画廊不仅保持每年参展热情,更将香港选定为亚洲总部落脚地[2] - 香港在亚洲艺术市场的核心地位与强大吸引力进一步彰显[2]
财经观察|香港艺术品交易市场活力迸发
新华社· 2025-06-02 14:02
香港艺术品交易市场表现 - 元代书法家饶介的《草书韩愈柳宗元文》在香港苏富比2025年春拍以2.135亿港元落槌,创下该拍卖行史上最长竞投记录[1] - 巴斯奎特的《星期六的夜晚》在佳士得香港2025年春拍以1.126亿港元成交,成为本年度亚洲市场二十及二十一世纪类别最高价拍品[1] - 香港与纽约、伦敦并列全球三大艺术品交易中心,展现出强大的吸引力和实力[1] 拍卖市场数据 - 佳士得香港2025年春拍6大现场拍卖总成交额超7.2亿港元,成交率95%,落槌总额为低估价的111%[2] - 中国嘉德香港2025年春拍总成交额达4.1亿港元,同比增长22%,平均成交率76%,总成交价为低估价的166%[2] - 2025年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吸引42个国家240家艺廊参展,其中23间为首次参展[2] 市场地位与吸引力 - 香港被视为展示亚洲古典、现代及当代艺术的核心平台,也是融合中西方艺术精华的国际舞台[2] - 许多国际画廊将香港选定为亚洲总部所在地,进一步彰显其在亚洲艺术市场的核心地位[3] - 2024年梵高《停泊的船只》以2.5亿港元刷新该艺术家在亚洲拍卖纪录,莫奈《睡莲》以逾2.33亿港元成交[4] 市场发展支撑因素 - 香港具备商品、资本、人才自由流动和完善法治环境等优势[4] - 自由港贸易、零税率及外汇货币流通便利性等条件构成市场长盛不衰的基石[4] - 西九文化区汇聚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M+等全球规模最大的文化艺术项目[5] 政策与生态建设 - 香港特区政府推行政策措施巩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地位[5] - 计划建立完整艺术品交易生态圈,包括高端私人艺术藏品储存、修复和展览设施[5] - 国际拍卖行"四大巨头"将香港作为亚洲业务核心支点,富艺斯、苏富比、佳士得、邦瀚斯均在港设立或扩建总部[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