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路歌》

搜索文档
融进民族血脉中的时代号角(抗战文艺作品巡礼)
人民日报· 2025-07-30 22:33
任光的音乐生涯与贡献 - 任光是中国抗战时期重要的作曲家,被聂耳称为"我们的导师",被《新华日报》誉为"民族的号手",被叶挺称为"中国的音乐之星" [2] - 他自幼受民间音乐和地方戏曲影响,后赴法国里昂大学学习西洋音乐,成为抗战音乐创作的多面手 [2] - 作为上海百代唱片公司音乐部主任,他推动了《大路歌》《开路先锋》《铁蹄下的歌女》等进步歌曲的录制和发行 [3] - 他利用外商公司身份掩护进步音乐家,组织创作讨论,帮助聂耳、冼星海等音乐家进入百代唱片公司 [3] 抗战音乐的创作与传播 - 任光创作的《打回老家去》旋律激昂,被译成多国语言,在世界反法西斯战场上传播 [4] - 《彩云追月》看似闲适,实则寄托对未来的希望,展现了他对抗战音乐的深刻艺术自觉 [4] - 他与安娥合写《歌曲小讨论》,强调音乐与歌词的统一,主张创作大众接受的音乐 [4] - 他注重民间音乐形式,融合西方音乐技法,形成独特风格 [4] 电影音乐与歌剧创作 - 任光的电影音乐占其作品一半,代表作《渔光曲》是中国首部获国际荣誉的电影主题曲,唱片发行后抢购一空 [5] - 他提出音乐是电影的"第二台词",追求"音画共生"效果,被誉为"中国第一代电影音乐人" [6] - 他创作的五幕歌剧《台儿庄》是中国抗战史上唯一一部歌颂台儿庄战役的大型音乐作品 [5] 音乐创作理念与影响 - 任光主张"音乐是大众的",为创作《渔光曲》深入渔民生活,观察大众需求 [5] - 他的音乐与民族命运紧密相连,成为时代号角,影响深远 [7]
抗日英雄谱丨每个音符都是射向侵略者的子弹!他为“新的长城”奉献生命绝唱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7-30 02:13
聂耳生平与创作背景 - 聂耳1912年生于昆明中医家庭 自幼展现音乐天赋 [5] - 1927年受"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影响 思想觉醒并立志改造社会 [5][7] - 1928年16岁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人生与革命事业紧密关联 [7] 音乐创作理念形成 - 1930年因学生运动被通缉 逃难至上海后加入明月歌舞剧社 [9][11] - 批判剧社脱离现实的靡靡之音 主张创作抗战革命音乐 [11][13] - 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成为新音乐开路先锋和反法西斯文艺斗士 [15] 代表性作品与影响 - 1934年深入工厂码头采风 创作《大路歌》《开路先锋》等反映工人阶级的歌曲 [17][19] - 《毕业歌》激励青年投身革命 《卖报歌》反映底层民众生活 [19] - 1935年为电影《风云儿女》谱曲《义勇军进行曲》 音符蕴含抗日救亡精神 [1][21] 历史地位与传承 - 《义勇军进行曲》迅速传唱全国 成为民族危亡时期的精神象征 [1][21] - 1949年被确立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首次在天安门广场奏响 [1][22] - 作品被评价为"射向侵略者的子弹" 奠定新中国朝气蓬勃的精神基调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