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搜索文档
我读|在思想和生活之间:《陈绛口述历史》释读
新浪财经· 2025-08-27 06:32
知识人思想形成背景 - 出生于1929年福州名门望族,家族明清两代共出进士二十一名、举人一百一十名,伯祖父为溥仪太傅陈宝琛[3] - 父亲陈懋丰为清末最后一批秀才,日本大学商科毕业,经营钱庄营利,传授儒家经典并整理数百句古文警句要求背诵[3] - 1930年代知识界普遍信仰主义,脱离新文化运动个人觉醒观念,转向集体行动和全局性主义[3] 早期教育与阅读结构 - 暑期系统背诵《四书》《五经》,偏爱《庄子》的逍遥游理想,赞赏其排除个人得失的自然生活态度[4] - 广泛阅读中国文学名著包括《三国》《红楼》《水浒》,以及《三侠五义》《花月痕》等通俗小说[4] - 接触林语堂主办的《论语》《宇宙风》《语丝》等性灵文学杂志,感染个人主义美学立场[4] - 唯一左翼关联阅读为巴金"激流三部曲",受无政府主义思想影响组织松散学社[4] 高等教育与思想发展 - 1949年毕业于圣约翰大学经济系,该校被誉为"东方哈佛",强调英语教育与通识教育[5] - 经济系课程涵盖银行货币学、财政学、会计学、国际贸易及经济思想史,系主任赵绍鼎提供怡和洋行等企业实习案例[5] - 选修历史系"世界史"(采用Hayes and Moon的Modern History教材)及英文系"英诗选"(采用《英美诗选》教材)[6] - 参加中共地下党外围组织"读书联谊会",与孟纪青等成员研读《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并传播新华社消息[6] 职业经历与学术研究 - 1949年考入复旦大学经济研究所,受教于许涤新(讲授《广义政治经济学》)、胡曲园(马克思主义哲学)、漆琪生(《资本论》)等学者[7] - 1950年代任职上海统战部,参与工商界动态研究会议记录,接触荣毅仁、刘鸿生等上层资本家企业资料[8] - 1957年调入社科院经济所"改造组",负责纺织工业局调研,参与撰写《上海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红皮书)[12] - 1966年因政治运动中断研究,1969年下放黑龙江,著作至1980年才正式出版[15] 学术贡献与晚期成果 - 1977年调回复旦大学后研究洋务运动,编纂《轮船招商局・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中国家谱资料选编・经济卷》等著作[16] - 翻译郝延平《近代中国商业革命》、刘广京《李鸿章评传》、费正清《赫德日记》等英文学术著作[16] - 思想呈现复合性特征,融合儒家文化、西方文明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兼具革命参与者和反思者双重身份[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