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wer 6.25MWh系统

搜索文档
容量之上的较量!海辰储能大电芯背后隐秘
行家说储能· 2025-07-24 09:04
行业趋势 - 2025年上半年储能行业的关键热词是"大容量",电芯容量规格从280Ah、314Ah升级至587Ah与684Ah [1][2] - 行业从"规模竞争"转向"价值竞争",容量迭代需回归需求端痛点 [3] - 大容量储能需求爆发期,技术创新需结合商业落地能力才能领跑全球市场 [14] 技术突破 - 颠覆传统"电芯驱动系统"逻辑,采用"系统正向开发"理念,以20尺集装箱4列4簇架构反向定义电芯标准 [6][7] - 587Ah电芯通过尺寸标准化和产线兼容性设计降低产业链适配门槛,实现快速量产 [8] - 587Ah与1175Ah电芯共用pack和系统平台,根据2小时场景需求将容量减半,提升产业链协同效率 [11][12] - 循环寿命超11000次,系统能量效率大于94.5%,采用专利立体防热失控技术保障安全 [15] 商业布局 - 构建"研发-产品-场景"闭环生态,提前两年进行技术预研(2022年启动),2023年全球首发1000Ah+电芯及6MWh+系统 [22][23] - 2024年将4列架构下放至2小时应用系统,发布587Ah电芯及6.25MWh系统平台,完成全场景产品覆盖 [24][25] - 累计研发投入超12亿元(2022-2024年),拥有3900+项专利,形成"交付一代、研发一代、探索一代"的循环 [16][19] 战略定位 - 从跟随者转变为规则重构者,将"容量竞赛"转化为"场景适配",聚焦度电成本和场景匹配 [20][28] - 建立材料-电池-系统-回收全链条技术体系,自主研发确保技术迭代不受外部限制 [18] - 通过场景穿透能力(如电网调峰、可再生能源消纳)实现技术先进性与商业实用性的统一 [15]
海辰储能:以极致追求引领长时储能新高度
中国能源网· 2025-06-16 09:34
海辰储能技术突破 - 全球首款千安时(1175Ah)储能电池实现量产 单颗电芯容量达1175Ah 是传统314Ah电芯的3.7倍 单颗可存储约3.8度电 [2][4][5] - 配套∞Power 6.25MWh储能系统 电气连接减少20% 占地面积节约15%以上 平准化储能成本较传统方案降低30% [4][5] - 电芯产能突破1.2GWh 主要应用于电网侧长时调峰、工商业储能和新能源配储等场景 [6] 产品性能优势 - 循环次数突破10000次 衰减率低于10% 较行业常规3000次循环衰减20%的标准显著提升 可将储能电站运营周期从10年延长至20年 [5] - 采用五大全工序链创新:宽幅厚涂布工艺、0.1625秒/片高速叠片工艺、三维气道一体化顶盖结构、1.2MPa高压等压注液技术及柔性包胶防褶皱技术 生产效率提升35-45% [5][10] - 填补电化学储能行业4-8小时中长时储能专用电芯和技术空白 [6] 安全测试突破 - 完成全球首次开门极限燃烧试验 针对∞Block 5MWh储能系统进行15小时极端充分燃烧测试 最高温度达1372℃ [7][8] - 试验采用四大极限条件:开门燃烧+双15cm极限间距+主动消防关闭+100%SOC满电状态 相邻集装箱未发生燃烧和热失控传播 [8] - 通过UL9540A测试方法和NFPA 855附录G.11规定验证 在无外部消防干预情况下展现自主防火能力 [8] 技术研发背景 - 公司2022年前瞻性启动千安时电芯与20尺6MWh+系统研发 历时近2年攻关 [4] - 千安时电芯宽度尺寸比314/587产品增加1倍以上 制造工艺复杂度与品质管控难度呈几何级增长 [10] - 重塑整个生产工艺流程链条 开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超大容量储能电芯产业化路径 [10] 安全理念体系 - 构建"超时空"安全理念:"超"代表极致安全追求 "空"为多层级多维度安全设计 "时"为全生命周期安全防护 [11] - 覆盖材料、设计、制造、贮存、运输、测试、调试、运营、维修、回收全生命周期安全确保 [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