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New Genera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con
搜索文档
《2025年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申报指南》发布,聚焦智能制造与装备等关键领域(附申报建议及案例)
仪器信息网· 2025-07-10 04:08
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申报指南核心分析 1 核心观点 - 2025年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申报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健康、智能制造与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等关键领域,旨在支撑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1] - 智能制造与装备领域被列为核心方向,重点关注工业自动化、智能检测、数字孪生等技术的研发与产业化应用 [2] - 申报需突出技术创新性、产业关联性和成果落地潜力,并具备高水平科研团队 [4] 2 申报重点领域 - **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5G/6G通信等 [1] - **医药健康**: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精准医疗等 [1] - **智能制造与装备**:工业互联网、智能机器人、高端装备制造等 [1] - **新材料**:高性能材料、纳米材料、新能源材料等 [1] - **新能源**:清洁能源、储能技术、碳中和相关技术等 [1] 3 申报条件与要求 - 依托单位需为北京市内注册的企业、事业单位或社会组织法人主体 [3] - 企业单位需满足销售收入和研发投入等条件 [3] - 联合建设实验室需明确依托单位并签署共建协议 [3] - 研究方向需凝练科学问题,团队需具备扎实研究基础或成果积累 [4] 4 申报流程与时间节点 - 申报通知已于2025年4月9日发布,具体截止时间需关注后续官方通知 [6] - 需提交《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申报书》及单位资质、科研成果等证明材料 [6] - 评审由专家委员会负责,重点考察创新性、可行性及产业价值 [6] 5 智能制造领域政策支持 -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重点实验室(筹)聚焦工业互联网、智能检测等前沿技术,目标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7] - 鼓励产学研协同创新,推动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申报 [7] 6 申报建议 - 聚焦卡脖子技术如高端传感器、工业软件、精密加工装备等 [8] - 强化产学研合作,形成协同创新网络 [8] - 突出专利布局、标准制定、示范应用等产业化潜力 [8] - 可联系专业机构获取申报指导以提升材料质量 [8] 7 参考案例 - **高熵能源材料与器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聚焦能源材料研发,开放课题申报截止2025年7月31日 [9] - **数智中医慢病防治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展示人工智能与中医药融合的跨学科研究范例 [9]
创业板指年报透视:“双增长”彰显创新成长标杆作用
证券时报网· 2025-05-18 08:56
创业板指2024-2025业绩表现 - 2024年创业板指100家样本公司实现营收1.7万亿元、净利润1800亿元,营收与净利润均实现增长 [1] - 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9%、净利润同比增长26%,业绩增势强劲 [1] - 近七成样本公司实现营收正增长,近五成净利润正增长,超四成公司营收与净利润同比增幅超10% [1] - 样本公司毛利同比增长12%,现金流同比增长16%,经营质量提升 [1] 战略性新兴产业表现 - 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创业板指中权重占比达92%,贡献73%营收和85%净利润 [2] -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营收同比增长35%,高端装备制造与新材料产业均增长17% [2] - 数字经济产业样本公司营收同比增长22%,境外收入增长45%,毛利增长16%,现金流增长超200% [2] 研发投入与科技创新 - 2024年样本公司研发投入880亿元,同比增长10%,研发强度达11% [2] - 超两成公司研发强度超15%,20家公司研发投入超10亿元,集中于新能源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产业 [2] - 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研发投入增长13%,带动净利润增长36% [2] 资金配置趋势 - 2024年创业板指产品规模突破1600亿元,资金净流入超500亿元,主力ETF规模超千亿元 [3] - 中长期资金加速入市,创业板指配置价值与吸引力持续提升 [3]
证监会主席答记者问:用好“绿色通道”、未盈利企业上市等制度,稳妥实施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
梧桐树下V· 2025-03-07 01:59
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新 - 2024年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新上市公司中高新技术企业占比均超过9成,全市场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市值占比已超过4成[2] - 先进制造、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涌现出一批龙头领军企业[2] - 将加快健全科技企业支持机制,用好"绿色通道"、未盈利企业上市等制度,稳妥实施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2][7] - 科技创新公司债券累计发行规模达1.2万亿元[7] 监管与投资者保护 - 2024年办理各类案件739件,罚没款153亿元,金额超过上一年两倍[6] - 向公安机关移送案件和线索178件,同比增长51%[6] - 推动新《证券法》实施后首批紫晶存储、泽达易盛相关中介机构当事人承诺2起案件落地[6] - 平稳推进金通灵、美尚生态2起特别代表人诉讼案件[6] 市场稳定与资金入市 - 2024年全市场分红达2.4万亿元,创历史新高[6] - 超300家上市公司在春节前2个月实施分红,金额超3400亿元[6] - 上市公司实施股份回购近1500亿元[6] - 权益类ETF规模突破3万亿元,公募基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从5.1万亿元增长到6万亿元,增幅17.4%[6] - 去年9月以来,保险资金、各类养老金在A股市场净买入约2900亿元[8] - 各类中长期资金所持A股流通市值从14.6万亿元增长到17.8万亿元,增幅22%[9] 中长期资金发展 - 权益类基金规模从6.3万亿元增长到7.7万亿元,占公募基金总规模比例从20%提高到24%[8][9] - 推动公募基金费率改革,预计每年为投资者节省超过450亿元成本[9] - 金融监管总局启动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春节前批复520亿元,后续又批复600亿元[8] 科技企业价值重估 - DeepSeek在全球人工智能领域脱颖而出,带动中国资产价值重估[7] - 春节之后A股、港股科技股表现受到相关热点带动[7] - 资本市场对促进产业和科技创新具有独特支撑作用,科技创新企业越多越强,资本市场活力越强[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