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销售

搜索文档
多机构表态推进,4S店、手机店着手调整策略,消费贴息落地准备紧锣密鼓
华夏时报· 2025-08-15 07:40
政策核心内容 - 个人消费贷款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发布 明确支持范围、贴息标准和贷款经办机构等细节 [2] - 贴息政策支持范围广泛 包括单笔5万元以下日常消费及单笔5万元以上重点领域消费(家用汽车、养老生育、教育培训、文化旅游、家居家装、电子产品、健康医疗) [6] - 贴息比例统一为1个百分点 中央财政承担90% 省级财政承担10% [6] - 个人消费贷款贴息设额度限制:单家机构累计贴息上限3000元(对应30万元消费金额) 其中单笔5万元以下累计贴息上限1000元(对应10万元消费金额) [7] - 政策执行期从2025年9月1日开始 期限一年 到期后可研究延长 [6][10] 金融机构响应 - 23家金融机构纳入个人消费贷款经办名单 包括6家国有大行、12家股份制银行和5家其他消费贷款发放机构 [9] - 21家全国性银行纳入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经办名单 包括国家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农发行、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邮储银行等 [9] - 国有大行集体公告将于2025年9月1日起执行贴息政策 包括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农业银行和邮储银行 [10] - 股份制银行积极跟进 兴业银行、广发银行、浙商银行等明确将依法推进贴息工作 广发银行对2025年3月16日至12月31日期间签订合同的服务业贷款实施贴息 [11] - 消费金融公司首次入选政策经办机构 蚂蚁消费金融、招联消费金融、兴业消费金融等表示将优化流程简化手续 确保政策红利直达消费者 [12][13] 市场反应与预期影响 - 汽车4S店迅速调整销售策略 推出低门槛首付方案吸引潜在客户 [3][4] - 手机门店准备结合政策调整优惠力度 目前仅靠品牌自身补贴 [3] - 消费者反馈积极 贷款40万元购车可节省数千元利息 [3] - 贴息政策有望降低居民消费成本 提高消费意愿 推动消费结构向品质生活升级 [2][14] - 政策具有杠杆效应 可能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对整体经济产生积极拉动作用 [14] 行业长期展望 - 消费被视为长坡厚雪的赛道 新消费代表企业(如潮玩、黄金)依靠产品创新实现强劲增长 [16] - 当前消费板块表现疲软 部分企业营收利润下滑 市场估值谨慎 [14] - 政策效果需与收入预期协同 中低收入群体覆盖不足问题待解 [16] - 中长期需将贴息与个税减免、工资保障、育儿补贴、养老医保等政策结合 从根本上扭转居民预防性储蓄倾向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