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化产业

搜索文档
宁波将新增一家上市公司!
搜狐财经· 2025-09-17 16:56
上市计划 - 公司计划以每股4至5美元价格发行200万股股票 募资800万至1000万美元 [1] - 上市主体为Texxon Holding Limited 股票代码NPTO 通过开曼群岛注册的VIE架构实现境外上市 [3] - 已于2024年3月26日在美国SEC秘密递表 2025年1月14日获中国证监会境外上市备案通知书 [3] 股权结构 - 主要股东为EXCP QQG控股(29.82%)、EXCP WW控股(29.19%)、EXCP XCH控股(16.85%)、EXCP HJ控股(13.43%) [3] - 高管徐晖持股33.28% 黄健持股13.43% [4] - 余姚中国塑料城物流有限公司和公司分别持有浙江甬易电子支付56.50%和9%股份 [8] 业务概况 - 公司为塑化产业提供赊销、代采、物流等供应链解决方案 是塑化产业生态综合服务商 [5] - 运营国内唯一中远期仓单交易平台"浙塑仓单" 注册会员13000余家 分布全国近30个省份 [6] - 在主要塑料集散地建立近30家合作仓库 [6] 财务表现 - 2023财年营收5.53亿美元 2024财年营收6.73亿美元 同比增长21.7% [12] - 2025财年前六个月营收5.10亿美元 [12] - 2023财年净利润202.22万美元 2024财年净利润95.36万美元 [12] 运营规模 - 截至2024年底拥有超2500家供应商和4700名注册客户 [5] - 子公司河南网塑新材料年产60万吨聚苯乙烯 是国内最大聚苯乙烯生产企业 [10] - 公司前身为2004年成立的国内首家互联网塑化产业专业电子交易市场 [5] 行业地位 - 若上市成功将成为第四家美股甬企 目前宁波共有149家上市企业(A股123家、港股20家、美股3家) [12] - 公司发展历程包括2011年完成股份制改革成立国有控股企业 2021年启动上市流程 [5]
日照因地制宜推动新兴产业聚链成群、稳步壮大——实现从跟跑变领跑的创新跨越
大众日报· 2025-09-16 06:36
核心观点 - 日照市企业通过核心技术自主化、产教生态协同化和数实融合深度化实现创新突破 推动新兴产业聚链成群和从跟跑到领跑的创新跨越 [1] 医疗器械行业 - 山东沪鸽口腔医疗集团有限公司深耕行业近20年 自主研发打破进口品牌对高端口腔生物材料的几十年垄断 树脂水门汀和复合树脂等关键生物材料产品性能比肩国际标准 合成树脂牙和弹性体印模材料国内市场占有率稳居第一 产品远销全球60余个国家和地区 [1] - 公司在日照、苏州和上海布局三大研发中心 建立山东省唯一的省级口腔材料重点实验室等研发平台 建立覆盖口腔临床、技工和数字化的研发体系 加速产品迭代并带动国内口腔产业链从单一产品向系统化解决方案升级 [1] - 山东贝诺斯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专注于中高端微创医疗器械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 联合国内专家及上海九院和北京协和等10余家机构深化产学研合作 开发外科手术引流导管套装等50余个高值医疗器械产品 取得4个III类和26个II类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 [2] - 公司主导产品外科手术引流导管套装国内市场占有率排在首位 可调负压持续引流系统和微创筋膜缝合(闭合)器填补国内该技术领域空白 投入超千万元打造8000平方米十万级净化车间及1500平方米检验室 构建从原材料到出厂的全链条管理体系 [2] - 公司产品覆盖全国近1000家三甲医院及2000余家二级医院 成功抢占中东和欧美等国际市场 形成国内深耕加国际拓展的双循环格局 [2] 数字经济领域 - 中开数字科技(山东)集团有限公司以城市加大学为核心 构建数据采集-清洗-标注-模型训练全链条服务能力 创新推出产教融合六共模式 包括共建产业学院和共办订单班等 [3] - 公司整合日照10所高校10万师生资源 将数据标注等技术标准拆解为教学模块融入院校教学体系 打造校内微工厂加校外产业园区双基地模式 实现课堂教学-职场实训-项目实战的闭环培养 [3] - 公司采用企业技术骨干加院校教师的双导师制 开设订单班推行工学交替模式 建立政策快速转化机制 实现企业用工需求72小时响应和高校课程季度更新 [4] - 基地形成3000人就业和5000人储备的人才规模 吸引20余家企业(项目)进驻 构建千人工位集群 推动形成人才培养-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的良性循环 [4] 工业互联网领域 - 山东聚塑互联科技有限公司以数实融合重构传统产业生态 作为国内领先塑化产业数字化服务平台 服务全国塑化行业2.5万余家企业 实现2024年85亿元平台交易额 [5] - 公司探索平台加工厂加园区多维融合模式 平台层服务2.5万家企业形成塑化产业数据库 工厂层实现服务-研发-生产垂直整合 园区层运营智慧产业园引入高端注塑企业群体构建集群数字生态 [5] - 在平台大数据精准指导下建成50条高端改性塑料生产线 重点攻关医疗家电和汽车轻量化改性塑料等卡脖子领域 新材料工厂已成为规上企业并申请市级实验室 [6] - 精密注塑产业基地将于今年四季度具备进驻条件 通过数据沉淀-研发转化-实体落地三步骤路径 用数字技术让传统产业焕发新生 [6]
提质增效 制造业含“期”量不断提升
期货日报网· 2025-09-10 16:10
制造业总体发展 - 中国全部工业增加值从2020年31.3万亿元增长至2024年40.5万亿元[1] - 制造业总体规模连续15年保持世界第一[1] - 期货市场助力制造业应对风险挑战和实现转型升级[1] 塑化产业 - 中国成为全球最大塑料生产国和消费国 产能从20世纪90年代不足千万吨跃升至2024年超亿吨 产量占全球比重近30%[2] - 新疆中泰拥有260万吨PVC产能 开发出软5型PVC、医用PVC树脂等新产品 应用于儿童玩具、医疗器械等领域[2] - 企业采用期货套保和基差销售模式 在价格反弹高位时卖出套保锁定远期销售价格[3] - 期货工具帮助企业抓住销售机会并提升利润水平[3] 塑料加工企业案例 - 浙江中财管道实现自动化生产 4条生产线仅需1人管理 2024年被评为浙江省未来工厂[4] - 公司新增28条产品线 产品应用于市政建设和海洋养殖领域[4] - 2020年疫情期间通过PVC期货原料套保+产品预售组合拳稳定生产经营 当时采购端PVC价格突破7000元/吨[5] - 通过期货套保锁定原材料价格 支持大规模产品预售[5] 玉米深加工产业 - 玉米淀粉可衍生变性淀粉和高附加值产品 应用于医药、食品等领域[6] - 盛泰药业每年外采玉米淀粉约20万吨[7] - 企业采用期现结合模式 对采购端和销售端头寸进行统一管理[7] - 通过基差点价销售模式 将麦芽糖浆价格折算为"玉米淀粉期货价格+基差"形式报价[8] - 期货工具帮助企业获得稳定现金流 支持新产品研发和市场开拓[9] 木材加工产业 - 凯兴木业通过自动化加工工艺使出材率比业内正常水平高出3个百分点[11] - 原木期货提供新的采购渠道和对冲工具 企业可通过交割获取中高等级原料[12] - 腾诺木业在2507合约完成60手交割接货 提前锁定库存成本和加工利润[12] - 原木期货交割质检标准化透明化 货物质量明显高于现货 实现更高出材率和利润率[13][14] - 期货工具推动行业标准化程度提升 改善企业经营情况[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