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助残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为“春天的事业”无私奉献
中国青年报· 2025-07-06 00:15
助残志愿服务项目发展 - 中南大学商学院"寻光计划"为视障儿童提供线上辅导、乐器教学及公益演出等志愿服务,建立深厚情感联结 [1] - 井冈山大学红五星志愿助盲团每周开展助盲跑活动,采用"运动围巾+回访"机制优化服务细节 [2] - 各级团组织围绕就业帮扶、辅具维修、法律援助等需求提供服务,如天津团市委组织助残招聘会,湖北团省委推广"爱心超市"项目,帮扶特困残疾人25626人次 [3] 科技赋能助残服务 - 华中科技大学研发"金蝉子"唇语辅助训练系统,实现聋人与听人双向实时沟通,识别准确率领先国际最优方法15%,获3项国家专利 [4] - 上海团市委推出八大助残项目,浙江东阳供电公司运用数字化工具建立300余户需求家庭在线地图,湖州"湖小青"平台实现98%的"微心愿"接单率,服务时效提升40% [4][5] 孤独症儿童专项服务 -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繁星守护"团队通过专业帮扶使孤独症儿童掌握基础语言和生活技能 [6] - 各级团组织落实《孤独症儿童关爱促进行动实施方案》,黑龙江团省委动员515名志愿者帮扶447名儿童,甘肃团省委开展1520课时艺术疗愈服务,累计服务8680人次 [6] 助残服务体系构建 - 团中央通过专题研讨、案例推广提升服务专业化水平,北京团市委培训100名骨干志愿者,江苏团省委建立近3000家助残组织,结对服务5.5万残疾青少年 [7][8] - 过去一年全国开展助残活动14.7万场次,服务残疾人60.8万人次,动员青年志愿者151万人 [9]
杭州市开展第三十五次全国助残日主题活动
杭州日报· 2025-05-29 02:52
活动概述 - 杭州市第三十五次全国助残日主题活动在金沙湖大剧院举行,主题为"共赴一场好春光",强调残疾人事业是"春天的事业" [1] - 活动分为"春生·破冰""春守·相融""春绽·畅想"3个篇章,通过科技与艺术融合展示残疾人事业新进展 [1] 科技助残成果 - 现场展示智能仿生手弹奏钢琴、机械狗引导浙江省盲人学校合唱团登台演出,体现科技助残的创新应用 [1] - 杭州市残联与国际劳工组织合作发布首批6个融合就业项目,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残疾人高质量就业 [1] 文化宣传与传播 - 发布沙画短片《潮未来·哢春生》和原创助残文化片《给春天的回答》,后者将通过330块户外大屏、7条地铁线、4000多辆公交车、80艘西湖游船同步展播 [1] 表彰与榜样力量 - 杭州1人获"全国自强模范"称号,2家单位获"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另有2人、2家单位分获浙江省级同类表彰 [2] - 获奖者将通过宣讲传递榜样力量,活动覆盖全市300余场助残日活动,包括体育融合、康复技能大赛、招聘会等 [2] 未来规划 - 杭州市残联表示将持续创新扶残助残形式,推动"春天的事业"发展,目标让"好春光"成为城市幸福底色 [2]
我市发布四项政策“惠残助残”
南京日报· 2025-05-15 02:30
另一项政策《南京市孤独症人群全程关爱服务实施方案》围绕"医疗保障、康复救助、特殊教育、 就业服务、托养照护、社会包容"六大领域,用四年时间,做好"四个衔接",解决"四类问题"。为落实这 一方案,今年,市残联联合卫健、教育、民政、人社、财政等部门,开展"六大行动"共计20项活动,从 早期筛查与干预强化行动,到机构规范与质效提升行动、康教互融与重点推进行动,再到就业支持与托 养照护行动、公众宣传与家庭赋能行动、融合关爱与社会支持行动,为孤独症儿童及家庭搭建了全方 位、全链条、全要素、全过程的关爱支持体系,切实提升残疾儿童及家庭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不断加速,老龄和残疾人口重叠的特点对统筹养老机构和托养机构规划发 展、资源共享等提出了较高要求。市残联、市民政、市财政三部门联动出台《关于健全完善残疾人托养 服务有关事项的通知(试行)》,率先尝试利用养老机构现有床位资源收住重度残疾人,为"依老养 残"家庭提供喘息服务,探索"老年父母+残疾子女"家庭共同入住养老机构或其他照护机构。此项政策在 全国属首创,实现了养老资源和残疾人托养资源的整合贯通,有效盘活存量养老资源,"养老+助残"协 同发展,实现供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