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

搜索文档
南艺传媒学院与苏豪纺织集团签署校企共建协议
新华日报· 2025-09-18 21:45
校企合作框架 - 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与江苏苏豪纺织集团举行党建共建签约仪式 建立常态化交流机制推动供需精准对接 [1] - 合作领域涵盖党建交流 协同育人 融合创新 旨在推动教育与产业深度融合 [1] - 双方将探索实验室共建与横向课题模式 整合影视制作和AI生成技术团队开发数字工具链 [2] 企业挑战与需求 - 企业面临品牌展示短板 传统线下展会流量萎缩 线上独立站内容粗糙难以传递设计研发与制造核心能力 [1] - 工业品传播困境 服务200余家制造企业涉及机械设备化工原料等重工业领域 缺乏适配B2B场景的技术故事化传播方案 [1] - 需深化贸易数字化和跨境电商合作模式 通过党建共建构建常态化交流机制应对挑战 [1] 合作目标与方向 - 借助学院艺科融合数智赋能专业优势 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向新质生产力转化 [2] - 打造集实践教学实习实训创新创业于一体的综合平台 推动纺织工业跨境电商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与智能制造创新 [2] - 通过党建链激活创新链 赋能产业链 延伸服务链 提升价值链 全面推动合作高质量发展 [2] 技术应用与实施方案 - 定制3D建模虚拟人驱动等数字工具链开发方案 精准满足企业需求 [2] - 探索AI技术在工业产品动态展示品牌文化叙事等场景的实际应用 依托文旅部国家级艺术服务平台资源 [2] - 建立常态化对接机制 明确需求清单与执行路径 通过美学升级与技术攻坚双向发力为制造业提供创新动能 [2] 未来发展规划 - 共同探索数智时代新机遇 助力外贸企业突破传统传播困局 [3] - 以党建共建为起点持续深化校企联动 为外贸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贡献南艺智慧与苏豪纺织方案 [3]
打破学科壁垒,文科生也学算法
中国青年报· 2025-08-17 21:39
人才培养体系创新 - 西安交大新媒体学院构建"通识课+专业课+技术课"三维课程体系,打破传统学科壁垒,实现"文理混搭"教学[1] - 推出本硕博贯通的智能传播人才培养体系,目标是培养兼具新闻传播规律与AI技术的"新文科"复合型人才[2] - 体系自2019年探索至今,需克服教师跨学科储备、课程重构、学生高强度学习等多重挑战[2] 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 - 要求学生掌握Python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AIGC内容生成等技术课程,并与计算机学院联合开设智能新闻生产实训等前沿课程[3] - 采用"双师同堂"教学模式,文科与工科教师协同授课,作业需通过"技术实现"与"人文价值"双重评估[3] - 独创"双脑"复合型培养模式,通过"技术-传播"双轨课程体系赋予学生双重竞争力[5] 实验室与技术支持 - 新建1500平方米"空间媒介与智能计算实验室",聚焦AI+传媒应用场景如智慧城市、元宇宙等,推动技术商业化[4] - 开发全国首个新闻传播类教学大模型"慧传",基于千万级中文语料库和两万余部教材资料,定位为"教学增强工具"[4] - "慧传"大模型上线后成为学生实训陪练与教师教研助理,提升学习立体化与批判性思维培养[4] 产学研协同实践 - 建立"平台筑基+项目驱动+行业对接"实践体系,包括12项教育部产学合作项目与43个产学研基地[5] - 通过校企合作联合体开发创新应用场景,加速技术赋能内容生产与人才输送[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