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网络直播
icon
搜索文档
发现没?一个“残酷事实”正在悄然上演,关系到每个普通人!
搜狐财经· 2025-05-06 21:28
网络直播行业影响 - 网络直播成为热门行业 推动大量网红涌现 通过吸引观众为精致生活方式宣传 [1] - 网红影响力导致部分人群追求超出经济能力的奢华生活 表面生活水平上升但实际存款持续消耗 [1] 消费行为分析 - 直播带货通过"限量抢购"等话术刺激冲动消费 借贷工具(花呗 信用卡)便利性加剧非理性支出 [5] - 工资收入被债务吞噬现象普遍 部分人群需借新还旧维持现金流 凸显消费观念调整必要性 [5] 就业市场现状 - 经济动荡引发企业裁员降薪 公务员成为热门职业选择但稳定性面临挑战 [9] - 固定支出(房贷 教育等)持续攀升 与收入不确定性形成矛盾 普通人群储蓄难度加大 [9] 投资理财趋势 - 财富增值需求旺盛 但高收益投资伴随高风险 盲目追求可能导致本金损失 [11] - 建议选择熟悉领域进行投资 警惕"专家推荐"和跟风行为 避免陷入理财陷阱 [11]
北京互联网法院:涉网络直播侵权案件多发,音乐侵权占比高
新京报· 2025-04-29 13:41
网络直播著作权侵权现状 - 网络直播侵害著作权现象呈多发态势 涉及作品类型众多 包括音乐 视听 文字作品等 [1] - "直播+"模式与电商 教育等领域深度融合 扩大了侵权场景多样性 [1] - 北京互联网法院受理涉网络直播著作权案件1195件 音乐作品侵权占比最高 [2] 侵权模式分析 - 主要侵权方式为直播间演唱他人歌曲 播放他人歌曲作为背景音乐 [2] - 新型侵权模式包括"陪你看(影视剧 体育赛事)" "为你读(小说)" "教你做(短视频)" [2] - 多为直播+回放并存模式 复合型侵权案件占比较高 [2] - 典型案例显示 "陪你看"专区经营模式构成信息网络传播权侵权 判赔8万元 [3] 被诉主体分布 - 涉网络直播著作权纠纷案被诉主体分为三类 其中起诉直播平台案件量最多 达781件 占比65.36% [4] - 网络主播从业人数众多 直播时间自由 导致侵权行为发现及取证难度大 [4] - 权利人更倾向起诉直播平台 因平台兼具网络服务提供者和内容提供者双重身份 [5] 行业数据与建议 - 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8.33亿 占网民整体75.2% 职业主播数量3880万人 [5] - 大量业余主播及部分职业主播缺乏基本知识产权保护常识 [5] - 建议直播平台建立主播准入培训制度 实行分级分类管理 [5] - 建议主播遵循"先授权后使用"原则 积极寻求授权并支付费用 [5]
税务总局曝光网络主播偷逃税五大手法
第一财经· 2025-04-29 05:49
比如根据此前公开曝光案例,税务稽查人员发现网络主播王子柏(网名:柏公子)借其母亲个人账户收取佣金超1000万元,以此隐匿佣金收入,实现偷逃 税。最终其补缴税费款、加收滞纳金并处罚款共计1330万元。 前述税务总局宣讲课称,很多网络主播存在心存侥幸,觉得个人收入隐藏得很巧妙,税务局肯定发现不了,但这样做风险很大。首先税务部门已经公布《互 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征求意见稿)》,随着规定出台实施,平台企业会常态化报送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的身份信息、收入信息等数据。税务部门 也会通过分析比对直播产业链上下游主体的发票、申报数据等信息,锁定隐匿收入问题。因此想利用信息差隐匿部分收入侥幸心理千万不能有。 手法二:转换收入性质 转换收入性质主要目的是少缴税款,目前常见的是网络主播将从直播平台、网络主播管理机构(即MCN机构)、直播公会、经纪公司获得的工资薪金、劳 务报酬这类综合所得收入,通过设立没有实质经营业务,只为开发票的"空壳"工作室等方式,转化为经营所得收入。 目前税务部门对网络主播采取分类监管。其中对涉税风险较高且经引导规范仍拒不改正或改正不到位的,将移送稽查立案检查。 网络主播偷逃税已经成为税务稽查重点,而近 ...
对网络主播该如何征税?
第一财经· 2025-04-15 04:16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意见》,标志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进入法治化、体系化新阶段 [3] - 社会信用制度是市场经济基础,为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和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提供关键支撑 [3] - 平台经济领域需建立健全以法治为架构的智慧型信用监管,尤其针对网络直播行业税收征管难题 [3] 网络主播税收征管难点 - 2024年国家税务总局对169名网络主播检查中累计查补收入8.99亿元,偷税漏税问题突出 [5] - 主播通过转换收入性质、"阴阳合同"隐匿销售收入等方式逃税,MCN机构存在未扣缴或截留税款行为 [5][6] - 主播收入来源多样,包括流量收益和打赏收益,但打赏行为的法律性质存在争议,影响计税范畴认定 [6] - 数据要素增值的税收定性需平衡所得税和增值税,避免重复征税或征管漏洞 [6] 税收监管与新业态发展 - 税收监管需从"野蛮生长"过渡到"规范有序",初期政策宽松鼓励产业,后期针对问题精准施策 [6] - 需区分传统模式与新型模式,实现分级分类精细化管理,不能简单一刀切 [6] - 税收大数据在查处逃税中发挥关键作用,但需从"末端治理"转向"源头治理" [8] 信用监管与多方共治 - 《意见》提出加强平台经济领域信用建设,实施差异化管理和服务,建立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机制 [8] - 平台需实施实名确认+信用认证+资质审查的穿透式准入审核,MCN机构需注册备案确保合规 [8] - 跨平台跨部门数据互联互通是税收汇算清缴的关键,需破解数据烟囱困境 [8][9] - 平台间应建立信用评价体系和信息共享机制,行业协会推动自律并建立信用评分标准 [9] 监管模式数智化升级 - 监管需融合物联网、数联网、智联网技术,实现资金流向的数字轨迹追溯 [9] - 智慧型信用监管需追求"管得好"而非"管得住","放得活"而非"放得开" [9] - 法治监管、智慧监管、信用监管需有机结合,通过监管科技与科技监管双向赋能提升能效 [9]
169名网络主播被检查!
券商中国· 2025-04-02 15:13
税务稽查行动 - 2024年税务部门对169名网络主播开展检查 累计查补收入8.99亿元 [1] - 重点检查高风险行业包括加油站、网络主播、明星艺人、股权转让偷逃税等领域 [1] - 2024年对2722户加油站开展检查 累计查补收入57.89亿元 [1] - 全国税务稽查检查涉嫌虚开骗税企业6.18万户 认定虚开发票619.08万份 挽回出口退税损失145.33亿元 [1] 典型案例曝光 - 2024年分类分级曝光涉税违法典型案件100余起 其中公开曝光10起网络主播案件 [1] - 网络主播乐传曲通过个人账户收款隐匿收入 将劳务报酬转换为经营所得偷逃税款 被追缴税费款、滞纳金及罚款共计758万元 [3] 工作机制 - 建立涉税违法案件曝光和合规经营案例宣传工作机制 [1] - 采取"查办一案、震慑一片、治理一域"的执法策略 [1][2]
网络主播“曲曲大女人”偷税被罚758万,官方披露细节
凤凰网财经· 2025-04-01 15:39
税案查处情况 - 网络主播乐传曲(网名:曲曲大女人)因偷逃税款被上海市税务局第四稽查局查处 追缴税费款、加收滞纳金并处罚款共计758万元 目前款项已全部追缴入库 [1] - 该主播通过个人账户收款隐匿销售收入 并将个人劳务报酬所得转换为个体工商户经营所得偷逃税款 近两年仅申报个人收入60余万元 [1] - 税务部门通过税收大数据比对分析发现其收入异常 经调查发现其采用"平台营销推广+私域引流"模式 营收行为具有较强隐蔽性 [1] 业务模式分析 - 公司主要收入构成包括网上授课收入、连麦直播收入、"闺蜜圈"一对一服务收入、线下活动门票收入等 均通过某网络平台销售与收款 [1] - 主播在平台开设店铺绑定个人银行卡账户 订单收入扣除平台手续费后提现至个人账户 均未申报纳税 [1] - 主播通过短视频平台矩阵账号导流 售卖3580元招牌课程和数千至上万元的1V1导师咨询等服务 短期营收规模可观 [1] 运营数据 - 单场直播点赞人数超过7万人次 主播在直播中间隙主动引导粉丝购买各类付费服务 价格从数千元到数万元不等 [1] - 在多个短视频平台拥有上百个矩阵账号 通过短视频内容为直播间导流 [1] 平台处置情况 - 微博平台已对相关账号进行处置 因其多次宣扬不良恋爱观博取热度并借此贩卖课程谋取私利 传递错误价值导向 [1]
主播职业化规范化再进一步!国内首个职业主播分级标准出台
财富在线· 2025-03-24 09:08
(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组织网络表演领域相关会员单位起草该《标准》) 《标准》规定,"职业主播"需满足月均开播超30小时,或以直播收入为主要经济来源等条件。评价体系 涵盖知识、技能、品德信用三大维度,将主播划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等级。其中,初级主播需掌 握设备操作与平台规则,具备基础互动能力;中级主播须能独立完成复杂内容创作,并拥有千人直播间 运营经验;高级主播则需参与行业标准制定,具备万人直播间管理能力及国家级活动经验。 主播职业化规范化再进一步!国内首个职业主播分 级标准出台 近日,中国演出行业协会正式发布《网络表演(直播与短视频)主播职业能力划分要求》团体标准(以下简 称《标准》)。这是自2024年7月人社部等三部门将"网络主播"列为国家新职业后,国内首个针对网络表 演主播的职业能力评价标准,明确了"职业主播"的定义、能力特征、等级划分及评价方法,为主播构建 了阶梯式培养体系。此举标志着网络主播职业化迈入新阶段,行业规范发展再添制度保障。 据《中国网络表演(直播与短视频)行业发展报告(2023-2024)》,截至2024年5月,我国网络表演(直播)行 业主播账号累计开通超1.8亿个,间接带动商务、运营、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