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铁合金
icon
搜索文档
研客专栏 | 硅铁及锰硅价差逻辑演绎复盘
对冲研投· 2025-03-21 11:56
硅铁及锰硅价差的核心逻辑 - 价差变动主要由成本端变化驱动,尤其是锰矿和煤炭相关成本,极端行情多由成本波动引发 [3][31] - 供需差异对价差影响相对温和,行业产能过剩背景下供需自主调节为主 [4][32] - 期货市场成熟度提升使价差交易更及时充分,2014年后经历现货引领到期货主导的演变 [5][33] 成本结构差异 - **硅铁成本构成**:电价占比50%-60%(单吨电耗8000千瓦时),兰炭15-25%,硅石等原材料10-15% [7] - **锰硅成本构成**:锰矿占比55-60%(进口依存度90%+),电力20-35%,化工焦10-15%(单吨电耗4000千瓦时) [7] - 锰矿价格受海运、矿山供应等不可控因素影响更大,波动幅度显著高于硅铁 [3][7] 供需格局差异 - **行业集中度**:硅铁CR10为60%(CR3 35%),锰硅CR10仅40%(CR3 15%) [10] - **需求结构**:锰硅90%+需求来自炼钢,硅铁炼钢需求占比60-70%,其余为出口及金属镁等 [10] - 产能分布:硅铁集中于西北低电价区,锰硅曾以南方为主后向西北转移 [10][12] 历史价差阶段复盘 2015-2016年:成本驱动主导 - 2015年锰矿价格暴跌43%(天津港南非半碳酸从29→16.5元/吨度),硅铁成本稳定致价差走扩 [14] - 2016年海外锰矿减产5%(全球产量4643万吨),港口库存降至150万吨,价差收缩 [17] - 环保限产扰动:内蒙/宁夏锰硅产量短期骤降,硅铁减产滞后致价差波动 [18] 2017-2019年:供需与政策交替影响 - 2017年硅铁出口关税从25%降至20%,价格涨幅43%远超锰硅(8%),价差走扩 [19] - 2018年螺纹钢新标提升锰硅需求(单吨用量24-28kg),硅铁产能集中投放压制价差 [21][22] - 2019年锰矿成本坍塌(天津港南非半碳酸跌39%),港口库存从400→700万吨,价差收窄 [23] 2020-2023年:政策与成本重构 - 2021年"能耗双控"致硅铁价格涨幅远超锰硅,兰炭成本抬升3000-3100元/吨 [26] - 2022年后价差均值回归:海外能源危机缓解,硅铁成本下行,厂库压力显现 [28][29] 价差影响因素总结 - **成本端**:锰矿进口波动、煤炭电价变动(如2021年兰炭涨3400元/吨) [26][31] - **政策端**:环保限产(2016-2018)、能耗双控(2021)、产能置换等 [11][26] - **市场成熟度**:期货功能完善使价差交易效率提升,2020年后期货引领现货 [5][30]
川投能源(600674) - 四川川投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收购报告书摘要
2025-02-28 12:18
股权结构 - 川投集团直接持有川投能源24.01149487亿股股份,占比49.26%[7] - 收购后四川能源发展集团合计直接及间接取得川投能源24.40810525亿股股份,占比50.07%[7] - 四川省国资委、四川发展、四川省财政厅对四川能源发展集团持股比例分别为50.054%、45.333%、4.613%[47][48] 公司信息 - 四川能源发展集团成立于2025年2月25日,注册资本310亿元[10] - 四川川投峨眉铁合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1994年6月25日,注册资本13.850772亿元[12] 收购情况 - 本次收购以新设合并方式进行,新公司为四川能源发展集团[58] - 2024年12月27日川投集团和能投集团董事会同意新设合并[47][48] - 2024年12月30日川投集团和能投集团股东会同意战略重组并签署《合并协议》[47][48][50] - 2025年2月27日四川能源发展集团与川投、能投集团签署《资产承继交割协议》[53] - 本次收购尚需履行直接持股股份中证登的登记过户程序[3] - 本次收购系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批准进行的国有资产合并,符合免于发出要约的情形[3] 财务数据 - 2023年末川投峨铁总资产18.104409亿元,净资产8.282076亿元,资产负债率54.25%[31] - 2023年度川投峨铁营业总收入29.627936亿元,主营业务收入20.101548亿元,净利润 - 0.604051亿元,净资产收益率 - 7.44%[31] 其他持股 - 收购人直接持股四川省新能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30.43%,通过子公司持股9.03%[35] - 收购人通过子公司四川省水电投资经营集团有限公司持股四川能投发展股份有限公司36.71%[35] - 收购人通过子公司清控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持股华海清科股份有限公司28.20%[35] - 收购人通过子公司四川省水电投资经营集团有限公司持股四川西昌电力股份有限公司18.32%,子公司四川昭觉电力有限责任公司持股0.49%[35] - 收购人通过子公司天府清源控股有限公司持股诚志股份有限公司15.77%[36] - 收购人直接持股四川广安爱众股份有限公司2.85%,通过子公司持股11.87%[36] - 收购人通过子公司博奥生物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深圳微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8.51%、子公司天府清源控股有限公司持股2.01%[36] - 收购人通过子公司天府清源控股有限公司持股北京辰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8.16%[36] - 收购人通过子公司天府清源控股有限公司持股启迪环境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4.99%、子公司清控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持股2.49%、子公司西藏清控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持股0.52%[36] - 收购人直接持股四川银行股份有限公司5%,其注册资本为300亿元[38] 子公司信息 - 天府清源控股有限公司注册资本77.786763亿元,收购人直接持股100.00%[15] - 成都川能新能投资有限公司注册资本66.1亿元,收购人直接持股62.03%,通过子公司持股0.15%[15] - 四川能投清洁能源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3.146654亿元,收购人直接持股52.77%,通过子公司持股0.19%[15][16] - 四川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40亿元,收购人直接持股100.00%[16] - 四川川投燃气发电集团有限公司注册资本37亿元,持股比例100.00%[17] - 四川省水电投资经营集团有限公司注册资本36.377037亿元,直接持股比例77.75%,通过子公司持股比例93.52%[17] - 四川能投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注册资本30亿元,持股比例3.80%,子公司川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持股比例2.68%[17] - 川投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7亿元,持股比例100.00%[17] - 四川能投物资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5亿元,公司直接持股100.00%[18] - 四川能投电力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3.280249亿元,公司直接持股77.59%,通过子公司持股22.41%[18] - 四川省紫坪铺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22亿元,公司直接持股42.50%[18] - 四川能投资本控股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0.1017亿元,公司直接持股100.00%[18] - 四川数据集团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0亿元,公司直接持股80.00%[18] - 四川川投大健康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19亿元,公司直接持股100.00%[19] - 华西牙科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18亿元,公司直接持股51.00%[19] - 川投集团注册资本15亿元,公司直接持股[19] - 四川能投资源循环利用投资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4.453723亿元,持股比例100.00%[20] - 四川能投新城投资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938242亿元,直接持股60.95%,通过子公司持股35.60%[20] - 四川川投新能源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亿元,持股比例100.00%[21] - 四川能投广元燃气发电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亿元,直接持股5.00%,通过子公司持股95.00%[21] - 四川省天然气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10亿元,持股比例51.00%[21] - 四川省房地产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9.290694亿元,持股比例100.00%[21] - 四川泸州川南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8.6亿元,持股比例55.00%[21] - 四川能投化学新材料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8亿元,直接持股50.00%,通过子公司持股[21] - 四川能投分布式能源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126108亿元,持股比例73.15%[22] - 四川峨铁节能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4.04894363亿元,持股比例100.00%[24] - 德昌峨铁矿业有限公司注册资本0.15105696亿元,持股比例100.00%[24] - 四川峨眉铁合金进出口有限公司注册资本0.05亿元,持股比例100.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