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学前教育
icon
搜索文档
幼儿园关停潮下,学前教育“大撤退”
36氪· 2025-08-14 10:52
学前教育行业现状 - 2024年全国幼儿园数量较前一年减少2.11万所,平均每天近58所幼儿园关闭 [3] - 学前教育在园幼儿从2021年4805.21万人降至2024年3583.99万人,专任教师从319.1万人降至283.19万人 [21] - 职友集数据显示2025年学前教育相关岗位招聘数量较2024年下降43%,仅占全国招聘总量的0.4% [19] 毕业生就业困境 - 华南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去向落实率从2022-2023学年75.76%降至2023-2024学年48% [13] - 首都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去向落实率从82.48%降至63.27% [14][15] - 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硕士初次就业率仅58.82%,显著低于小学教育(100%)等专业 [17][18] 薪资与从业者流失 - 深圳公立幼儿园本科生实习工资2800元/月,专科生2500元/月且不包住宿 [7] - 学前教育从业者平均月薪5.7K,47.5%月收入处于3-6K区间,68.9%幼师年薪4-7万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5.7% [21][23] - 经济欠发达地区幼师月薪不足2000元,五险一金保障不足导致从业人员流失 [24] 高校招生与专业调整 - 四川、河南、河北等多所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出现招不满或补录情况 [2] - 首都师范大学2025年89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申请转出,主要转向小学教育等专业 [29][30] - 教育部2025年驳回22所职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申请,多地将其列入限制增设专业名单 [32][33] 师范院校转型趋势 - 赣南师范大学成立智能制造与未来能源学院,重点布局新能源、人工智能等方向 [33] - 近三年师范院校新增工科专业中人工智能(21个)、新能源材料与器件(8个)最多 [34] - 衡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计划转型为计量职业技术学院,培养计量专业人才 [35]
免费学前教育后,高价幼儿园寻出路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4 08:38
免费学前教育政策即将落地。 最新的消息显示,财政部、教育部修订印发了《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资金管理办法》。现阶段,支持学前 教育发展资金主要用于以下方面:一是支持学前教育扩优提质;二是落实学前教育免保育教育费政策。 按照规定,2025年秋季学期起,免除公办幼儿园学前一年在园儿童保育教育费。 "我家二孩正在幼儿园中班,不过明年应该就可以享受'免费'了。"一位家在广州的妈妈告诉21世纪经济 报道记者。 免费学前教育政策叠加幼儿园生源逐年下降,都在改变幼儿园行业的格局。根据2024年全国教育事业发 展统计公报,当年全国共有幼儿园25.33万所,共有学前教育在园幼儿3583.99万人,共有学前教育专任 教师283.19万人。相较于2023年,这三个数据均有明显下降。 对于一些高价的民办幼儿园来说,如何在生源下降、免保育教育费的时代,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当免费遇到高价 近日,《关于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的意见》印发,提出从2025年秋季学期起,免除公办幼儿园学前一 年在园儿童保育教育费。对在教育部门批准设立的民办幼儿园就读的适龄儿童,参照当地同类型公办幼 儿园免除水平,相应减免保育教育费。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秋 ...
中国两部门发布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资金管理新规
中国新闻网· 2025-08-11 16:40
政策调整 - 中国财政部和教育部修订《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资金管理办法》以规范和加强资金管理 [1] - 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资金主要用于扩优提质和落实学前教育免保育教育费政策 [1] 资金使用范围 - 从2025年秋季学期起免除公办幼儿园学前一年在园儿童保育教育费 [1] - 民办幼儿园参照当地同类型公办幼儿园水平减免保育教育费 [1] - 国家统一实施的免保育教育费政策由中央与地方财政共同承担资金 [1] - 2024年秋季学期预计惠及约1200万人 [1] 资金支持方向 - 支持地方补足普惠性资源短板和健全普惠性学前教育经费投入机制 [1] - 提高保教质量和巩固家庭经济困难儿童等群体的资助制度 [1] - 改善普惠性幼儿园办园条件并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接受学前教育 [1] 资金监管要求 - 各地需及时足额拨付免保育教育费补助资金以确保幼儿园正常运转 [1] - 严禁将资金用于平衡预算、偿还债务、支付利息或对外投资等支出 [1] - 不得从资金中提取工作经费或管理经费 [1]
北戴河专家休假中的产业信号——政策周观察第42期
一瑜中的· 2025-08-11 15:17
政策动态 - 8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蔡奇代表党中央、国务院看望慰问北戴河暑期休假专家,活动主题为"建功新时代",涵盖高科技、哲学社会科学及基础研究领域的青年人才,涉及量子科技、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新材料、高端装备、网络安全、航空航天等前沿领域 [2][7][8] - 8月5日,国办印发《关于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的意见》,明确2025年秋季学期起免除公办幼儿园大班保育教育费,民办幼儿园参照执行,预计首学期惠及1200万人,财政新增支出200亿元,中央与地方按比例分担(西部80%、中部60%、东部50%) [2][10][11] - 8月5日,央行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要求银行对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医疗装备等产业链提供中长期融资,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通过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强调金融机构需单列制造业信贷计划 [2][10][12] 基础设施建设 - 8月6日,交通运输部等印发《新一轮农村公路提升行动方案》,目标到2027年完成新改建农村公路30万公里,其中2024年计划13万公里,2025年计划10万公里 [3][10] 产业支持方向 - 金融政策重点支持的制造业领域包括: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医疗装备、服务器、仪器仪表、基础软件、工业软件、先进材料 [12] - 新兴产业融资支持范围覆盖: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商业航天、生物医药、网络和数据安全 [12]
刚刚,利好来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8-11 10:50
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资金管理办法修订 - 财政部和教育部联合修订印发《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资金管理办法》,旨在规范和加强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管理,提高使用效益 [1] - 资金主要用于两大方向:支持学前教育扩优提质(包括普惠性资源供给、经费投入机制、保教质量提升、困难儿童资助)和落实免保育教育费政策 [6] 资金分配机制 - 采用因素法分配,公式为:某省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资金=扩优提质补助资金+免保育教育费补助资金 [7] - 扩优提质补助资金分配中基础因素(普及普惠、公办园发展等)占80%权重,投入因素(地方财政努力程度等)占20%,并向中西部倾斜 [8] - 免保育教育费补助按地区分档承担比例:第一档中央负担80%,第二档60%,第三至五档50% [8] 资金使用方向 - 扩优提质具体措施包括:新建改扩建公办园、扶持普惠性民办园、建立生均经费动态调整机制、改善办园条件配备教具、资助困难儿童群体 [6] - 免保育教育费政策覆盖公办园及符合条件的民办园,参照同类型公办园标准减免 [6] 管理执行要求 - 省级部门需在每年2月底前提交资金申报材料,包括上年度绩效完成情况和当年工作计划 [9][10] - 资金支付执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基建项目需符合建设标准,严禁用于平衡预算、偿还债务等非指定用途 [11][13] - 建立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机制,强化绩效目标设定、监控和评价结果应用 [12] 监督与责任 - 资金纳入预算执行常态化监督范围,依托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加强监管 [1][13] - 对违规行为将采取约谈、通报、扣减预算等措施,并依法追究责任 [13][14] - 省级部门需制定具体管理办法并报备 [15]
幼儿园招生,进入白热化
创业邦· 2025-08-11 10:19
行业供需格局逆转 - 幼儿园行业从供不应求转向供过于求 民办幼儿园在园人数曾超过公办成为学前教育主体 每年以不小幅度增长[11][12] 但2021年起在园人数逐年递减 小班学生数量相比高峰时期缩水75%[20][26] - 公办幼儿园快速扩张 二胎政策后以肉眼可见速度兴建 某片区公办园从零增至5家[16] 新开公办园规模达18个班[27] 直接冲击民办园生源 - 城镇化带来的人口涌入曾导致"孩子比学校多" 摇号中签比率奇低 招生未开启就满额[11] 但当前家长货比四五家 要求抠到像素级[18] 政策调控与监管收紧 - "小区配套幼儿园必须办成公办园或普惠园"政策直接限制营利性幼儿园发展 导致民办新园办学资质被取消[15] - 国家提出"两个比例"目标:公办园占比提高至50% 普惠性民办园占30% 限制过度逐利[15] - "严防幼儿园小学化"禁令使民办园精英幼教变成"超前教育" 与公办园教学差距缩小[16] 民办幼儿园经营困境 - 招生工作从无需操心变为核心压力 招生时间提前半年[7] 需通过摆摊活动、账号矩阵、免费体验课等方式揽客[18][27] - 降价成为普遍竞争手段 学费降两三万还免一年餐费 报名送花生油、大米甚至免一学期托管费[18] - 刚性支出持续高企 月支出达数十万 包括房屋长租成本、员工社保、水电杂费和招生宣传费用[20] 幼儿园关闭潮持续蔓延 - 2023年6-8月全国多地出现幼儿园关停潮 湖北武汉江夏区关闭36所 上海徐汇区关闭6所 江西吉安遂川县关闭17所等[8] - 私立幼儿园为关停重灾区 曾经历开一家火一家、热钱扎堆的黄金年代[8] - 民办普惠园生源从500人直降至300多人 尽管通过提升服务一度回升至400人 但仍难逃闭园命运[14][27] 家长行为与教师处境变化 - 家长从积极争取入园名额(发律师函控告幼儿园剥夺入学权益)转变为拖欠学费、鼓动集体欠费[11][24] - 教师工作重心从教学转向招生 教案变成招生文案 朋友圈成为招生广告位[18] - 教师面临巨大压力 需24小时开机应对投诉 被要求摆摊招生、购买体验课刷好评 甚至因琐事扣薪[26] 高端幼儿园市场变迁 - 高端幼儿园学费从8-9万涨至10万 一线城市顶级园年费超20万[12] - 2017年红黄蓝幼儿园暴雷事件使高端幼儿园口碑大打折扣[14] - 高端幼儿园转向托育领域打政策擦边球 开办高端托育园以维持运营[15]
《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资金管理办法》修订印发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1 09:49
学前教育发展资金管理办法修订 - 财政部与教育部联合修订印发《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资金管理办法》,明确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用于支持学前教育发展 [1] - 资金主要用途包括:支持学前教育扩优提质、落实学前教育免保育教育费政策 [1] - 资金分配采用因素法,财政部和教育部将根据政策部署和行业发展情况动态调整分配因素、权重及计算公式 [1] - 要求地方财政和教育部门建立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机制,涵盖目标设定、绩效监控、评价应用及信息公开 [1] - 资金使用纳入预算执行常态化监督,财政部门通过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加强日常监管 [1] A股市场表现 - A股市场超4100只个股上涨,锂矿及锂电板块表现突出 [2] - 广东省新增9家市值超千亿的企业 [2] 机器人产业动态 - 文章提及需解码机器人产业的"城市坐标"发展模式 [2]
财政部、教育部修订并印发《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资金管理办法》
智通财经网· 2025-08-11 07:25
政策核心内容 - 财政部和教育部修订印发《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资金管理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1][3] - 政策核心是落实学前教育免保育教育费政策,免除符合条件的公办幼儿园在园儿童保育教育费 [1][6] - 对教育部门批准设立的民办幼儿园适龄儿童,参照当地同类型公办幼儿园免除保育教育费水平给予相应减免 [1][6] 资金使用方向 - 主要用于支持学前教育扩优提质和落实免保育教育费政策 [6] - 扩优提质包括补足普惠性资源短板、健全普惠性学前教育经费投入机制、提高保教质量、巩固家庭经济困难儿童资助制度 [6] - 免保育教育费补助资金由中央与地方财政共同承担 [6][8] 资金分配机制 - 资金采取因素法分配,公式为:某省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资金=扩优提质补助资金+免保育教育费补助资金 [8] - 扩优提质补助资金分配考虑基础因素(权重80%)和投入因素(权重20%),适当向中西部地区倾斜 [8] - 免保育教育费补助资金中央与地方分担比例分五档:第一档中央负担80%,第二档60%,第三至五档50% [8] 资金管理要求 - 省级财政、教育部门需在每年2月底前报送资金申报材料 [9] - 财政部在全国人大批准中央预算后30日内下达预算,10月31日前提前下达下一年度资金预计数 [10] - 资金支付执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涉及政府采购的按相关法律法规执行 [10] 资金使用监管 - 建立"谁使用、谁负责"的责任机制,严禁将资金用于平衡预算、偿还债务等非规定用途 [13] - 建立健全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机制,强化绩效评价结果应用 [12] - 财政部各地监管局对资金使用管理情况实施监督,发现问题依法依规处理 [13]
我国学前教育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人民日报· 2025-08-10 19:23
政策覆盖范围 - 从2025年秋季学期起免除公办幼儿园学前一年在园儿童的保育教育费,对教育部门批准设立的民办幼儿园学前一年在园儿童参照当地同类型公办幼儿园免除水平相应减免保育教育费 [2] - 政策覆盖所有幼儿园大班适龄儿童,包括公办和民办幼儿园,城市和乡村幼儿园,预计今年秋季学期将惠及约1200万人 [2] - 免保育教育费标准按照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教育、价格主管部门批准的公办幼儿园保育教育费收费标准执行 [2] 资金补助机制 - 免除保育教育费后,全国财政将增加支出大约200亿元,相应减少家庭支出200亿元 [4] - 因免保育教育费导致幼儿园收入减少的部分由财政予以补助,中央财政对西部、中部和东部地区分别按照80%、60%、50%的比例分担 [4] - 2013—2024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学前教育转移支付资金达到2209亿元,国家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从2013年的862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3150亿元,年均增长13.8% [5][6] 政策实施效果 - 2024年全国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2%,比2012年提高了20多个百分点,达到世界高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 [6] - 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主要用于支持地方扩大普惠资源供给、健全普惠经费投入机制、巩固幼儿资助制度、提高保育教育质量 [6] - 地方财政资金主要用于落实学前教育生均拨款制度,保障幼儿园正常运转 [6] 质量保障措施 - 教育部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和《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持续健全协调机制、规范办园行为、提高保教质量、压实监管责任、强化督导评估 [7] - 鼓励各省份结合实际进一步巩固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等群体资助政策,做好兜底保障 [7] - 从2011年起已逐步建立了以政府资助为主、幼儿园和社会资助为辅的学前教育资助体系 [7] 政策意义与展望 - 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投资于人的具体实践,是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政策体系的关键环节 [8] - 后续将统筹考虑学龄人口变化、财力状况等因素,研究适时完善免费学前教育政策 [8] - 近期包括育儿补贴、免保育教育费在内的一系列政策连续推出,是国家根据人口发展变化形势精准施策的具体体现 [8]
幼儿园招生,进入白热化
虎嗅APP· 2025-08-09 13:38
行业现状 - 国内幼儿园"关门潮"愈演愈烈,7月内全国多地关停幼儿园数量达120所以上,私立园为关停重灾区 [9] - 幼儿园招生竞争白热化,部分机构提前半年启动招生,但仍面临生源流失,教师被迫转型为招生专员 [7][8][23] - 公办园快速扩张挤压民办园生存空间,某片区5年内新增5所公办园,导致民办普惠园生源从500人骤降至300人 [22][36] 历史发展 - 2010-2018年为行业黄金期,高端民办园年学费从8万飙升至20万,超985大学MBA费用,家长需提前1年半排队并支付数万占位费 [12][13] - 民办幼儿园在园人数曾以每年10%以上增速增长,2016年占比达56%成为学前教育主体 [14] - 85后90后父母推动教育消费升级,催生双语教学、个性化培养等高端需求,带动行业投资热潮 [13] 政策影响 - "小区配套幼儿园必须转为公办或普惠园"政策导致民办园新建项目夭折,某园长2000万投资分校因资质取消无法落地 [19][20] - "公办园占比50%+普惠园30%"政策目标直接冲击营利性民办园,部分机构转向0-3岁托育业务规避限制 [21] - "严禁幼儿园小学化"政策消除民办园教学差异化优势,使其与公办园站在同一起跑线 [22] 经营挑战 - 成本刚性上升与收入下滑形成剪刀差:房租为高峰期长租合约,但生源缩水75%导致某园月均刚性支出数十万无法覆盖 [25][35] - 招生手段内卷至剧场级营销,某园为吸引家长组织儿童表演《哈姆雷特》并配备专业摄制团队,单场成本超5万 [25] - 价格战加剧,部分幼儿园降价2-3万并免餐费,或赠送粮油等实物补贴,导致行业整体利润率下滑 [25] 供需关系逆转 - 家长议价权显著增强,从"怕报不上名"转变为货比5家,甚至出现拖欠学费并鼓动集体违约的极端案例 [25][31] - 教师沦为服务方,需对家长进行"三审三校"式照片审核,任何失误可能引发社交媒体曝光威胁 [33] - 生源稀缺催生畸形考核:教师填错身份证号扣50元,未穿规定裤子罚款等变相裁员手段频现 [34] 人力资源困境 - 公办园招聘门槛(本科+35岁以下+党员)使80%经验丰富的老幼师无法转型,行业出现人才断层 [37] - 教师离职率攀升,某园因学费追讨纠纷一学期流失3名教师,剩余人员需承担翻倍招生指标 [31][34] - 优质教师资源向公办园集中,民办园陷入"生源流失-降薪裁员-服务质量下降"的恶性循环 [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