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体育
icon
搜索文档
双向奔赴 激发消费市场新活力
辽宁日报· 2025-08-17 01:59
消费总体表现 - 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增速连续28个月高于全国 [1] - 各地推出促消费活动如啤酒音乐美食嘉年华、体育赛事票根优惠、景点考生免票等,带动吃住行游娱购消费 [1] 需求端新消费趋势 - 即时零售等新业态快速发展,反映消费市场多元化需求 [3] - 城镇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同比增长21.3%,生活用品及服务支出增长13.4% [3] - 家用器具类消费支出同比增长49.5%,以冰箱空调等耐用品为主 [3] - 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同比增长22.7%,能效等级1级和2级家电零售额增长55.8% [3] - 体育娱乐用品类零售额同比增长14.7% [3] 服务消费增长 - 城镇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7495元,同比增长7.5%,增速快于商品性消费5.1个百分点 [4] - 农村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3146元,同比增长6.7% [4] - 旅游市场火爆带动文教娱乐服务、生活用品及服务等接触型消费提升 [4] 供给侧创新场景 - 沈阳环球港动感城五一开业当天接待游客近10万人次 [5] - 沈阳市引进培育全国首店、东北首店等各类商业品牌首店950余家 [6] - 辽宁首次制定促进首发经济措施,通过吸引首店落地、举办首秀首展等五方面政策培育消费新增长点 [6] - 上半年累计举办促消费活动3000余场,包括俄罗斯食品文化周、消费品以旧换新销售突破100万台等活动 [7]
各地加大补贴力度打造多元场景 为暑期消费市场注入强劲动能
央广网· 2025-08-17 01:38
消费券发放与效果 - 河南省发放2025年"缤纷夏日·乐享河南"零售、餐饮消费券第一期,面值为20元、50元两类,迅速被领取一空 [1] - 消费券带动作用显著,郑州餐饮店上客时间提前,客单量增加,形成口碑传播效应 [2] - 河南省8月16日至9月10日面向全国游客发放文旅、住宿类消费券,最高面值300元 [2] 暑期夜经济与文旅活动 - 安徽池州九华山下的老田村夜间露天电影、美食吸引大批游客避暑休闲 [2] - 安徽宿州2025年萧县伏羊文化节带动特色餐饮消费,老字号烧烤店座无虚席 [2] - 游客结合白天文旅活动(如爬山、文化演出)与夜间消费,体验感提升 [2] 体育消费增长 - 陕西西安暑期健身运动场馆预定火爆,击剑等运动受家长青睐 [2] - 游泳课程报名人数显著增长,青少年学员占比突出 [3] - 体育行业信心增强,游泳班课及家长陪同运动热情高涨 [3]
长三角半年瞰:江苏社零规模全国第一,上海整体回暖、餐饮收缩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6 12:56
长三角社零数据表现 - 江苏上半年社零总额2.39万亿元,同比增长5%,规模全国第一 [1][2] - 浙江社零总额18979亿元,同比增长5.3% [1][2] - 安徽社零总额12051亿元,同比增长5.5% [1][2] - 上海社零总额8260.41亿元,同比增长1.7%,二季度扭转一季度负增长 [1][5][6] 以旧换新政策效果 - 中央2024年安排15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以旧换新,2025年增至3000亿元 [3] - 上海以旧换新补贴带动消费额超540亿元 [3] - 浙江家电类商品零售额增长84.5%,通讯器材增长70.6%,新能源汽车增长15.7% [3] - 安徽以旧换新补贴80亿元,带动限上零售额增长11.2%,家电类增长超20% [4] - 江苏以旧换新商品限上零售额3847亿元,同比增长9.4%,拉动限上增长3.7个百分点 [4] 餐饮消费分化 - 上海餐饮收入991.42亿元,同比下降2.6% [6][9] - 江苏餐饮收入2461.6亿元,同比增长5.7% [6] - 浙江餐饮收入1841亿元,同比增长5.8% [6] - 安徽餐饮收入1733.8亿元,同比增长5.2% [6] 上海消费回暖因素 - 商品零售额7268.99亿元拉动社零增长 [2][6] - 国际旅游入境人数超410万人次,同比增长37.6% [6] - 下半年计划发放5亿元消费券,含3.5亿元餐饮券 [9] 苏超赛事经济效应 - 前六轮赛事带动旅游、餐饮等场景营收379.6亿元,同比增长42.7% [10] - 省外游客支付占比:出行28.8%、餐饮19.7% [10] - 体育产业销售收入增加4200万元,拉升全省体育业销售增幅5个百分点 [10] - 6月铁路旅客运输收入增长90.7%,航空增长46.5%,艺术表演场馆收入增长超80% [11]
刚刚!财政部、央行等九部门,最新发布!
证券时报网· 2025-08-16 10:16
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 政策背景与目标 - 财政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旨在通过财政贴息降低服务业经营主体融资成本,激发消费市场活力,推动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需求 [3][4] - 政策依据为《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实施期限为2025年3月16日至12月31日,后续可视效果延长 [4][5] 支持范围与条件 - 覆盖8类消费领域:餐饮住宿、健康、养老、托育、家政、文化娱乐、旅游、体育 [5] - 贷款需满足:2025年3月16日至12月31日期间签订合同且资金到位,用途为改善消费基础设施或提升服务供给能力 [5] - 单户贴息贷款规模上限100万元,民办非企业法人的养老服务机构同等享受政策 [5][6] 贴息标准与资金分担 - 年贴息比例1个百分点,期限不超过1年,中央与省级财政分别承担90%和10% [6] - 贴息适用于固定资产贷款(改善基础设施)和流动资金贷款(提升服务能力),不可与其他中央财政贴息政策重复享受 [6] 经办银行与流程 - 21家全国性银行参与,包括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及政策性银行 [7] - 贷款审批流程:经营主体申请→银行自主审批→签订合同(含贴息条款)→按月汇总审核→按季反馈结果 [8] 贴息资金管理 - 资金结算分阶段:2026年1月申请需求→2月省级提交结算报告→财政部拨付资金→10个工作日内省级拨付至银行→银行返还或抵扣利息 [9] - 资金清算需在2027年1月前完成,建立月度台账并接受财政部监管局抽查 [10] 行业支持重点 - **餐饮住宿**:提升服务品质与设施,强化餐饮文化及旅游融合 [13] - **健康**:覆盖医疗、药品制造、健康设备等全产业链 [13] - **养老**:支持照护服务、智慧养老及设施建设 [14] - **文化娱乐/旅游**:丰富文旅供给,优化交通基础设施 [15] - **体育**:增加消费场所与赛事活动 [15] 监督与责任 - 实行"自审自贴"模式,银行承担审贷主体责任,行业部门严格审核资金用途 [11] - 严禁资金流向房地产、理财等套利活动,违规将追回资金并处罚 [11][12]
长三角半年瞰③:江苏社零规模全国第一,上海整体回暖、餐饮收缩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6 07:30
长三角经济半年报 - 长三角三省一市上半年社零总额表现分化 江苏以2.39万亿元社零总额成为全国唯一破2万亿地区 增速达5% [2][3] - 浙江社零总额18979亿元 同比增长5.3% 安徽社零总额12051亿元 同比增长5.5% [2] - 上海社零总额8260.41亿元 同比增长1.7% 二季度扭转一季度负增长局面 [2][7] 消费结构分析 - 商品零售方面 上海商品零售额7268.99亿元 增速2.4% 江苏商品零售额21487.4亿元 增速4.9% [3] - 餐饮收入方面 上海餐饮收入991.42亿元 同比下降2.6% 江苏/浙江/安徽餐饮收入增速均超5% [3][8] - 上海高端消费占比偏高 受市场下行冲击更显著 国际旅游入境人数增长37.6%带动消费回暖 [7] 以旧换新政策效果 - 中央安排2024年15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以旧换新 2025年将增至3000亿元 [4] - 上海以旧换新补贴带动社会消费超540亿元 浙江家电类商品零售额增长84.5% 通讯器材类增长70.6% [4] - 安徽以旧换新累计补贴80亿元 带动相关商品限上零售额增长11.2% 家电/计算机类增长超20% [4] - 江苏以旧换新商品限上零售额3847亿元 同比增长9.4% 拉动限上零售额增长3.7个百分点 [5] 消费金融政策 - 个人消费贷款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出台 预计降低信贷成本激发消费潜力 [5][6] - 专家预计贷款贴息政策将补充以旧换新效果 中心大城市受益更明显 [6] 特色消费拉动 - "苏超"赛事前六轮带动江苏旅游/出行/餐饮等场景服务营收379.6亿元 同比增长42.7% [9] - 苏超拉动江苏体育业销售增长4200万元 提升全省体育业销售增幅5个百分点 [9] - 江苏快餐服务营业额增长6.2% 饮料及冷饮服务增长21.2% 合计拉动限上餐饮业增长1.9个百分点 [9] - 江苏铁路旅客运输收入增长90.7% 航空旅客运输增长46.5% 文化艺术行业收入增长超80% [10] 区域消费差异 - 上海高端餐饮优势收窄 消费场景向长三角其他区域迁移 江浙餐饮市场受益明显 [8] - 长三角其他地区交通改善/消费预算增长等因素推动餐饮市场发展 安徽/浙江/江苏餐饮收入增速均超5% [8] - 上海计划下半年发放5亿元服务消费券 含3.5亿元餐饮消费券 [8]
借十五运会契机,深圳以“体育+”激发消费新动能
搜狐财经· 2025-08-16 03:20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及文体商旅融合 -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将于今年11月举行,深圳市福田区深业上城举办"全民全运"文体商旅融合促消费活动,探索"体育+"模式激活城市消费新动能 [1] - 中国银联发布《2025-2027年金融支持体育消费活动方案》,通过金融工具支持体育消费 [2] - 广东省体育局发布典型体育消费场景案例,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发布促进体育消费活动计划 [2] - 福田区推出"都市体育产业政策",包括职业体育支持、高端赛事补贴、体育场馆建设支持等5项举措 [2] - 美团、同程旅行推出"全民全运"专属产品,涵盖运动装备、观赛住宿、文旅套餐等多元场景 [2] 福田区文体商旅融合成效 - 福田区深业上城与笔架山体育公园通过空中连廊无缝衔接,成为文体商旅融合的典型案例 [4] - 今年上半年福田区举办赛演活动超2100场,覆盖850万人次,拉动消费15亿元 [4] - 福田区未来将以"一圈、两街、N场景"为抓手,打造深圳市体育中心赛演经济中心、节日大道和乐活新城活力消费目的地 [4] 体育带动消费的实际效果 - 深圳市体育中心作为十五运会重要赛场,成为体育带动消费的"强引擎" [7] - 2025年国际篮联女篮亚洲杯吸引超5.4万人次观赛,带动周边商圈日均客流增长9.4% [7] 专题讨论与理念推广 - 活动举办专题座谈会,围绕"促进试点城市体育消费发展"和"赛事带动消费监测机制建设"等主题展开讨论 [5] - "全民全运"理念正从赛场蔓延至城市肌理,通过"体育+"模式激发消费新动能 [5]
体育板块8月15日涨1.02%,中体产业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入3793.91万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15 08:37
体育板块市场表现 - 体育板块整体上涨1.02% 领涨个股为中体产业(代码600158)[1] - 上证指数上涨0.83%至3696.77点 深证成指上涨1.6%至11634.67点[1] 个股交易数据 - 中体产业收盘价8.96元 涨幅1.13% 成交量25.79万手 成交额2.29亿元[1] - 力盛体育收盘价14.27元 涨幅0.56% 成交量10.63万手 成交额1.51亿元[1] 资金流向分析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入3793.91万元 游资净流出2449.6万元 散户净流出1344.31万元[1] - 中体产业主力净流入2862.48万元(占比12.5%) 游资净流出2407.51万元(占比-10.51%)[1] - 力盛体育主力净流入931.43万元(占比6.19%) 游资净流出42.09万元(占比-0.28%)[1]
财政贴息来了!贷款利率直接降1个点,个人消费、服务业都能享
搜狐财经· 2025-08-15 07:01
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 - 政策针对个人消费贷款提供年利率1个百分点的财政贴息 覆盖购车 装修 教育 旅游 健康及电子产品等消费领域 [3] - 贴息政策执行期为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 为期一年 [3] - 单笔贷款贴息上限为5万元 超过部分不享受贴息优惠 [4] - 单个用户在一家银行最高贴息金额为3000元 对应最高30万元消费贷款额度 [5] - 以10万元贷款为例 利率从4%降至3% 年利息节省1000元 [6] 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 - 服务业企业贷款享受年利率1个百分点贴息 适用于餐饮 住宿 养老 托育 家政 旅游 文化娱乐及体育等行业 [7] - 政策自2025年3月16日起实施 贴息期限为一年 [7] - 单户企业贴息贷款规模上限100万元 最高贴息金额1万元 [7] - 贴息资金由中央财政承担90% 地方财政承担10% [7] 参与金融机构范围 - 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涉及6家国有大行 12家股份制银行及5家消费金融机构(包括蚂蚁 招联等) [9] - 服务业贷款贴息涵盖21家全国性银行 包括国家开发银行及工农中建交邮等大型商业银行 [9] 政策实施特点 - 采用财政与银行协同机制 通过直接降低利率方式精准刺激消费和服务业投资 [10] - 政府全额承担贴息成本 银行不会因贴息产生亏损或额外收费 [10] - 政策期满后将评估延期可能性 [10]
夜间消费热潮涌动!多地创新业态和场景 激发消费“夜活力”
央视网· 2025-08-15 03:16
央视网消息:如今,夜晚成为了人们休闲消费的黄金时段,也推动了城市发展、经济增长以及文化繁荣。相关数据显示,夜间消 费涵盖餐饮、购物、文旅、体育等多个领域,正以多元化的业态组合和沉浸式的消费体验为城市经济注入新动能。 上海:夜游热度领跑全国 华灯初上,云南西双版纳告庄西双景的星光夜市正迎来一天中最热闹的时刻。作为首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这里 的夜晚流光溢彩,混合着热带水果的甜蜜,在万千灯火下交织成独特风情。今年暑期,这里日均接待游客量近4万人次。 福建泉州:世遗之城 百年骑楼化作舞台 世遗之城福建泉州,百年骑楼化作舞台,掌中木偶跃然窗台。灯光投影随节奏变幻,将每扇窗户化作动态"银幕"。这场融合传统 技艺与现代声光电的沉浸式演出,既有非遗的典雅,又有潮流的活力。作为拥有660多幢传统历史建筑的古城,7月份以来,泉州还推 出非遗快闪等多项夜间活动,接待游客超过141万人次,同比增长14.8%。 旅行平台数据显示,7月以来,"夜游"相关搜索量和评论量环比上月均增长100%左右。在"夜游"搜索热度前10的城市中,上海名 列前茅。 提振消费,进一步支持夜间经济人气地标发展,上海市商务委员会联合多部门,升级推出 ...
新华视点|暑期经济多点开花:文化消费、避暑经济、研学热潮共燃夏日活力
新华社· 2025-08-15 02:47
文化消费与旅游融合 - 衡水市新华书店升级文化体验中心引入非遗项目带动暑期日均客流量较平日增长65%文创产品销售额突破80万元周边餐饮消费增长30% [5] - 开封清明上河园推出角色扮演和非遗手作体验项目客单价提升至398元研学团队平均停留时间达6.5小时带动景区二次消费占比提升至45% [14] - 非遗市集和沉浸式文化体验形成文化体验-周边消费良性循环 [2][5] 体育与群众赛事 - 浙江省城市篮球联赛浙BA推进赛事点燃球迷热情掀起群众体育赛事热 [2][7] - 体育赛事促进多地体育爱好者参与带动全民健身热潮 [2][7] 高温与清凉经济 - 珲春市家电卖场空调销量同比增长120%冷面品牌推出套餐单店日销量突破300份外卖平台冷饮类订单增长45% [10] - 湖南双牌阳明山景区开发森林疗愈项目暑期接待游客12万人次带动周边农家乐收入增长60%推出古树云认养服务单株年认养费达5000元 [12] - 高温经济凸显刚需消费加本地特色市场爆发力清凉经济形成避暑加康养加生态复合收益模式 [10][12] 区域消费新动能 - 文化体育旅游多元融合点燃消费新动能 [2] - 河南开封依托宋文化打造沉浸式研学体验吸引家庭深度游 [2] - 吉林珲春和湖南双牌分别通过高温经济和清凉经济实现消费增长 [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