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ge Compute

搜索文档
美洲科技_硬件-网络设备 2025 年第二季度市场份额及展望更新-Americas Technology_ Hardware_ 650 Group campus networking equipment 2Q25 market share & outlook update
2025-09-07 16:19
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企业网络设备行业 具体包括企业级无线局域网(WLAN)和园区交换机市场[1][2] * 公司:思科系统(CSCO)、慧与(HPE)、瞻博网络(JNPR)、Arista Networks(ANET)、华为(Huawei)、Ubiquiti[5][9][32][39] 核心观点和论据 市场整体表现与趋势 * 企业WLAN(室内+云管理)市场在2Q25同比增长13%(1Q25为+9%) 加速增长 主要由企业持续升级至WiFi 7和6E驱动[1][4] * 企业园区交换机市场增长在2Q25同比加速至+9%(1Q25为+5%) 反映园区网络需求趋势持续强劲 因公司投资更换老化设备并升级以支持更大数据流量[2][9] * WiFi 7在整体企业(室内)WLAN市场中的份额在本季度增长至22%(1Q25为17%) 而WiFi 6E的份额环比下降至28%(1Q25为32%)[1][4][5] * 云管理WLAN收入约3.96亿美元 同比增长+14%(与1Q25的+14%持平)[4] * 650集团预计企业WLAN(室内)市场增长在C3Q25将减速至同比+8%[1][8] * 650集团预计企业交换机市场收入在C3Q25将减速至同比+1%增长 在C4Q25为同比-5%[9] 公司市场份额与表现 * 思科继续主导整个企业(室内)WLAN市场 占有35%份额 并在WiFi 7市场中获得显著份额(20%份额 1Q25为15%)[5][8] * 在企业交换机市场 思科以52%的份额继续主导(1Q25为54%)[9] * 慧与的份额环比增加1个百分点(12%份额 vs 1Q25的11%) 瞻博网络份额减少1个百分点至2%(vs 1Q25的3%)[9] * ANET的份额持平于3% 华为的份额环比增加4个百分点至9%(vs 1Q25的5%)[9] * 加速的企业交换机市场增长趋势与C2Q25财报中的公司评论一致 思科报告F4Q25园区交换机实现稳健同比增长 慧与报告园区交换机订单实现两位数同比增长[9] 财务数据与预测 * 企业WLAN(室内)市场在2Q25产生21亿美元收入(同比+13% vs 1Q25的+7%) 受益于WiFi 7(4.68亿美元 +882%同比)和WiFi 6E(5.95亿美元 +11%同比)的强劲表现[4] * 下调思科F2026/27/28的EPS预估平均1% 以反映最新的10-K披露和典型季节性[23][25] * 对思科维持中性评级 12个月目标股价71美元 基于16倍NTM+1Y (Q5-Q8) EPS[26] * 对ANET维持买入评级 12个月目标股价155美元 反映40倍NTM+1Y EPS[32] * 对慧与维持中性评级 12个月目标股价25美元 反映10倍NTM+1 EPS[36] 其他重要内容 风险因素 * 思科的上行风险包括混合办公、多云网络架构采用、更广泛的WiFi 6/6E和5G推广、边缘计算用例增加等长期顺风因素 新的分解消费模式以瞄准先前服务不足的云提供商 来自高积压收入的近期收入可见性[27] * 思科的下行风险包括竞争(来自中国主要供应商华为和H3C以及白盒解决方案) 向更多云客户转移导致的利润率下降 与供应链阻力相关的成本上升 网络硬件商品化带来的更广泛定价压力 稀释性收购[27] * ANET的下行风险包括云资本支出放缓 客户集中度(META和MSFT在2024年分别占总收入的15%和20%) 竞争 投资企业销售队伍导致的利润率下降 供应链阻力带来的成本上升 网络硬件商品化带来的更广泛定价压力 无法执行企业/园区战略及开发新SD-WAN平台[33] * 慧与的风险包括企业IT支出和数据中心资本支出优于/差于预期 在存储和网络领域的市场份额得失 AI数据中心基础设施需求强于/弱于预期 组件成本高于/低于预期 战略投资者的公司行动 白盒制造商的竞争 瞻博整合期间的客户流失[37] 投资主题总结 * 思科是全球网络设备和解决方案的市场份额领导者 拥有涵盖网络、安全、协作、应用和云的全面平台 作为其参与的几乎所有产品类型和类别中的领先者 思科在过去十年中面临市场份额损失 但其拥有最广泛的网络解决方案 巩固了其作为受信任的网络解决方案提供商以及供应商关键采购合作伙伴的角色 产品积压、剩余履约义务和年度循环收入提供了充足的收入可见性[28] * ANET作为美国超大规模企业交换机的领先品牌供应商 定位良好 能够利用数据的持续增长、推动工作负载从本地向公共和混合云迁移的持续数字化转型 以及对更高带宽、更快速度和更低延迟日益增长的需求 ANET利用其在数据中心交换机的主导地位扩展到其他网络解决方案 特别是在企业领域(如园区交换、无线、路由、遥测)[34][35] * 慧与向中小型企业、大型全球企业和政府实体销售服务器、存储、网络解决方案以及服务 截至2024年 慧与在整体服务器市场占有7%份额(根据650集团) 是超级计算解决方案的领先提供商 在存储领域 慧与约占内部OEM存储市场的22%(IDC, 2024) 在网络领域 慧与的Aruba网络产品组合在2024年约占企业园区网络设备市场的12%(第二大市场领导者) 近期收购瞻博网络(4%市场份额)应会得到加强[39]
Akamai (AKAM) FY Conference Transcript
2025-08-12 14:57
**行业与公司** - **公司**:Akamai(内容分发网络CDN、安全、云计算业务)[1][2][3] - **行业**:数字基础设施、通信、卫星、云计算、网络安全[1] --- **核心观点与论据** **1. 业务战略与平台优势** - **业务演变**:从CDN扩展到安全(占收入超50%)和云计算,符合IPO时的长期规划[5][6] - **平台优势**: - 全球覆盖:40万台机器、4000个节点,支持低延迟、高性能服务[9] - 多业务协同:CDN网络与云计算数据中心互联,降低成本并提升性能[5][9][10] - 安全业务:利用平台数据构建Web安全(如防火墙)和企业安全(如Guardicore、API安全)[6][7][17] **2. 各业务现状与增长驱动** - **CDN业务**: - 收入趋稳:近3季度收入稳定在3.18-3.2亿美元,价格压力缓解[47][48] - 流量改善:流媒体流量回升(但增速低于历史30%+水平),受内容供给和密码共享政策影响[35][37][39] - **安全业务**: - 高增长领域:企业安全(Guardicore+API安全)同比增长32%,收入6700万美元[61][62] - AI驱动需求:推出AI防火墙(防聊天机器人攻击),早期客户验证中[16][17] - **云计算业务**: - 高增长:基础设施服务(CIS)增长30%,未来有望加速[74][75] - 战略调整:淘汰低增长产品(如旧存储服务),聚焦容器和GPU服务[71][72][32] **3. 竞争格局** - **CDN领域**: - Fastly:聚焦大客户(如迪士尼、TikTok),但面临高资本支出和利润率压力[49][51] - Cloudflare:主攻中小客户,对企业市场渗透有限,未威胁Akamai核心业务[55][57][59] - **安全领域**:Cloudflare在Web防火墙竞争,但Akamai客户流失率<0.5%[56][58] **4. AI的影响** - **新机会**: - AI防火墙:保护聊天机器人输入/输出内容,防止数据泄露或攻击[16][17] - 边缘计算:托管容器服务支持低延迟AI推理(非训练场景)[32][33] - **安全威胁**:AI提升攻击复杂度(如深度伪造语音、钓鱼邮件)[18][22][25] **5. 财务与增长目标** - **长期目标**: - 收入增长:通过安全(10%+)和云计算(高个位数至低双位数)驱动,目标整体双位数增长[81][83] - 利润率:当前运营利润率30%,未来有望提升[86][88] - **短期挑战**: - 联邦政府业务收入流失(如教育部合约终止)[80] - 云计算收入确认延迟可能影响2023年增长目标(差1-2个百分点)[75] --- **其他重要细节** - **技术整合**:Linode云计算能力已融入平台[13] - **流量趋势**: - 疫情后流量增长放缓,但近期改善(如流媒体)[35][37] - AI对流量影响存争议(可能减少或增加)[34] - **定价动态**:CDN价格降幅收窄,大客户折扣减少[44][47] - **并购作用**:安全业务增长依赖收购(如NoName、Guardicore)[63][78] --- **数据引用** - 安全业务收入:Guardicore+API安全6700万美元(+32% YoY)[61] - CDN收入:3.18-3.2亿美元/季度[47] - 平台规模:40万台机器、4000个节点[9] - AI防火墙:早期收入贡献(2个付费客户)[17]
Why Cloudflare Could Be The Best Pure-Play On Edge Compute
Seeking Alpha· 2025-06-30 18:18
职业背景 - 拥有机械工程博士学位 后转型为开发人员/量化分析师混合角色 曾任职于全国最大保险公司之一的投资部门[1] - 职业生涯后期专注于固定收益领域 擅长为交易部门开发数学模型[1] - 所在投资部门长期跑赢行业平均水平 在全球固定收益市场资产管理机构中名列前茅[1] 研究专长 - 特别关注固定收益证券和科技类股票的投资机会[1] 注:文档[2][3]为披露声明 与行业/公司分析无关 已按要求跳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