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Beauty Reimagine(美妆重塑)
icon
搜索文档
Estée Lauder(EL) - 2025 Q4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8-20 13:3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5财年有机销售额下降8%,其中近三分之二来自旅游零售渠道的28%下滑[7] - 毛利率提升230个基点至74%,超出5月指引50个基点[7] - 营业利润率收缩220个基点至8%,主要受销售额下滑和消费者端投资增加影响[8] - 稀释每股收益下降42%[8] - 第四季度有机净销售额下降13%,除香水外所有品类均下滑[28] - 第四季度营业利润率从去年同期的9%降至4%[29] - 全年有效税率从31%升至38.8%[31]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护肤品类:La Mer在中国大陆连续两个季度实现双位数有机增长,The Ordinary第四季度加速至高个位数零售增长[8][13] - 彩妆品类:Clinique的Almost Lipstick系列销量较四年前增长30倍以上,MAC在美国唇部彩妆子品类中份额提升[14] - 香水品类:Jo Malone London的Raspberry Ripper限量版表现超过去年爆款[22] - 护发品类:Aveda的Miraculous Oil远超初期销售预期[14]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中国市场:下半年零售额实现中高个位数增长,La Mer、Tom Ford和Estée Lauder推动份额提升[8][15] - 美国市场:第二季度起实现份额增长,Estée Lauder新品在高端彩妆新品中排名第一[8][9] - 日本市场:Le Labo、Estée Lauder和La Mer带动份额提升[9] - 旅游零售:销售额占比从2021年峰值的29%降至15%,更接近行业平均水平[7]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实施"美丽重塑"五大行动计划:加速消费者覆盖、创新转型、增加消费者投资、提升运营效率、重塑工作方式[3][16] - 创新战略:目标将一年内上市的新品占比从10%提升至30%,2026年创新产品占销售额比重将恢复至25%以上[20][21] - 渠道战略:线上销售占比达31%创历史新高,预计将继续提升[11] - 组织变革:7个区域合并为4个,品牌负责全球战略而区域承担损益责任[24][55]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行业展望:预计2026年全球高端美妆增长2%-3%,中国市场出现企稳迹象但旅游零售转化率仍疲软[36] - 关税影响:预计将带来1亿美元利润冲击,已通过区域生产布局等措施抵消过半影响[36] - 2026财年指引:预计有机销售额实现低个位数增长,营业利润率提升165个基点[17] - 长期目标:未来几年实现稳固的两位数营业利润率[17] 其他重要信息 - 旅游零售库存调整:亚洲旅游零售库存已调整至与预期需求匹配的健康水平[7] - 资产减值:第四季度对Dr Jart+和Too Faced品牌计提4.25亿美元减值[30] - 现金流:全年运营现金流从24亿美元降至13亿美元,主要受盈利下降和重组支付增加影响[32] - 资本支出:下降34%至6.02亿美元,反映对消费者端投资的优先侧重[33] 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组织架构简化进展及文化适应 - 已完成7个区域合并为4个的新架构,R&D负责人即将任命将完成新领导团队搭建[54][55] - 品牌与区域职责已明确划分,品牌负责全球战略而区域承担损益责任[57] - 文化转型聚焦雄心和问责制,已调整薪酬体系与战略执行挂钩[59] 问题:零售与出货量差距分析 - 北美市场库存已显著降低但仍有优化空间,预计全年差距将收窄[63][65] - 渠道结构调整(如转向专业美妆零售商)导致部分会计差异但整体盈利[66] - 旅游零售和中国库存已调整到位,北美将在2026年逐步改善[69] 问题:北美渠道平衡策略 - 百货渠道占比已降至不足三分之一,亚马逊平台已扩展至11个品牌[75][79] - 专业美妆零售商如Ulta表现强劲,线上直销业务持续增长[76] - 7月数据显示份额持续提升,新渠道占比将逐步增加[77] 问题:剔除旅游零售的业务表现 - 2025年非旅游零售业务呈低个位数下滑,2026年有望转正[86] - 中国市场下半年增长强劲,北美零售已转正但出货量仍滞后[87] - 新兴市场仅占销售额10%但将重点发展,目标双位数增长[88] 问题:利润率提升驱动因素 - 2026年利润率扩张主要来自SG&A优化,尤其是非消费者端成本[97] - 长期看毛利率仍有提升空间,外包和采购优化将是未来杠杆[98] - PRGP节省将主要用于再投资,平衡增长与利润率提升[100] 问题:亚洲与欧洲市场趋势 - 中国显现企稳迹象,日本强劲但韩国疲软,东南亚增长良好[105][108] - 欧洲消费情绪低迷,法国、德国挑战最大但西班牙意大利仍增长[109] - 通过创新加速和渠道拓展应对区域差异,目标所有区域年底转正[111] 问题:2026年指引的可信度 - 中国连续两季增长和旅游零售库存出清提供可见性[114][115] - 北美零售转正和份额提升增强信心,新兴市场提供增量机会[116] - 利润率预测基于PRGP详细成本分析,留有应对波动空间[118][121] 问题:PRGP节省与定价策略 - 2025年PRGP节省超预期,2026年将继续推进但外包效益未完全计入[125][126] - 维持低个位数定价能力但会战略调整部分产品价格刺激增长[130] - 北美零售与出货量差距一季度较高但全年将显著收窄[131]
The Estée Lauder Companies (EL) 2025 Conference Transcript
2025-06-03 08:15
纪要涉及的公司 雅诗兰黛公司(The Estée Lauder Companies)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公司基本面与战略 - 核心观点:公司基本面强劲,但需更敏捷快速地适应市场变化,“Beauty Reimagine”战略旨在应对挑战,实现增长和重建利润率 [4][5][6] - 论据:公司拥有强大品牌和优秀团队,消费者和零售商变化迅速,过去几年面临挑战,战略包含五个支柱以解决这些问题 “Beauty Reimagine”战略五大支柱 1. **消费者覆盖** - 核心观点:跟随高端消费者的渠道转移,拓展新渠道以重获市场份额 [7] - 论据:在亚马逊美国平台有12个品牌,使美国市场份额多年来首次增长;与TikTok shop达成全球协议,可在多个地区拓展品牌 [8][9] 2. **创新与价格定位** - 核心观点:加速创新,确保创新产品在合适的价格点和渠道推出 [10][11] - 论据:行业每年20 - 30%的销售来自创新,公司计划在12个月内将各品类推向市场的创新产品增加两倍;如加强经典产品,如La Mer的Advanced Night Repair、Clinique的Moisture Surge等 [10] 3. **投资与消费者留存** - 核心观点:提高投资效率,注重消费者留存和吸引不同消费者群体 [14] - 论据:在低迷的消费经济中,获客成本上升,需确保每美元投资更有效,成为最佳的消费者留存公司 4. **组织效率提升** - 核心观点:通过“PRGB”计划提高组织效率,降低固定成本,增加可变成本 [15] - 论据:自财年开始,中间管理层减少20%,执行团队减少30%;过去三个季度,毛利率每季度提高300个基点,承诺达到至少73.5%的毛利率 [16][17][18] 5. **内部工作方式重塑** - 核心观点:明确品牌、地区/附属机构和职能部门的职责,将损益责任转移到地区 [18][19] - 论据:品牌专注长期愿景和创新,地区负责执行和扩展,职能部门支持愿景实现;将损益责任转移到地区可使决策更接近消费者,提高决策速度 [19][20] 市场环境与需求驱动因素 1. **短期市场情况** - 核心观点:短期市场受周期性因素影响,消费者信心低迷,全球市场增长处于低个位数 [31][32][33] - 论据:中国因房地产和疫情后情况,消费者信心低迷超两年;美国消费者信心意外低迷;欧洲因宏观经济和政治不稳定,市场也有所低迷 2. **中长期市场趋势** - 核心观点:中长期行业将恢复中高个位数增长,有多个积极的结构性变化 [34] - 论据:未来500000000多消费者将进入中产阶级,其中超1亿来自中国,为高端美妆市场带来新机遇;中国市场成熟化,虽有本土品牌崛起,但国际品牌仍有机会;消费者对健康、长寿和男性美妆的需求增加;渠道和沟通方式的发展使与消费者连接更紧密 [35][36][37][39][41][42] 供应链情况 1. **供应链成就** - 核心观点:供应链在需求规划、库存管理、毛利率提升等方面取得显著成就 [46][50][51] - 论据:通过IBP提高预测准确性10个百分点,将服务水平保持在中90%以上,减少库存超80天;减少浪费和过时产品50%;采购活动节省从低个位数提升到超5%;提高制造效率;改善市场质量问题80%,消费者投诉逐年减少 [50][52][54][57] 2. **供应链应对能力** - 核心观点:供应链处于良好状态,可应对当前业务需求,无需额外资本支出 [59] - 论据:在销量去杠杆化环境下提高了毛利率,具备应对销量杠杆化的能力;分布在全球的9个工厂使生产可灵活转移,降低关税影响;分布中心的改善提高了多渠道履行能力和业务连续性 [60][61][65][66] 品牌组合情况 1. **现有品牌评估** - 核心观点:品牌组合能够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但需不断评估和调整 [69][71] - 论据:各品牌推出创新产品,如Estee Lauder的Double Wear、Clinique的Glow Moisture Surge、Too Faced的Ribbon Lash Mascara等;内部有品牌孵化器,除The Ordinary外,还有Niod、Avastin和新推出的Loofa等品牌 [70][72][73] 2. **品牌发展方向** - 核心观点:注重品牌的创新、价格定位、渠道选择和沟通方式,实现有机和无机增长 [71] - 论据:通过Beauty Reimagine战略重新定位品牌,提高沟通效率,利用内部孵化器快速测试和发展新品牌 市场增长平衡 1. **增长区域重点** - 核心观点:未来增长将更加平衡,重点关注北美、新兴市场、英国和韩国等市场 [77][78][79] - 论据:北美市场上季度实现增长,10个品牌保持或增加市场份额;新兴市场有更大潜力,新设立新兴市场区域;在英国和韩国市场有领导地位,但仍需巩固和扩大份额 [78][80][81] 2. **旅行零售调整** - 核心观点:减少对旅行零售的依赖,使其在业务中占比更合理 [82] - 论据:旅行零售占比从25%降至15%,降低了渠道的波动性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公司与微软合作开发了ConsumerIQ和Trans Studio两个专有工具,用于实时感知全球趋势和对话,并结合公司内部数据部署新消息,实现更快速的本地化沟通 [23][24][25] - 供应链在实现各项成就的同时,是在销量去杠杆化环境下完成的,具备在销量杠杆化时无需额外资本支出的能力,可将资本支出转向面向消费者的投资 [59][60] - 公司在不同市场的品牌定位和策略调整,如在中国推出The Ordinary品牌以应对本土品牌竞争;在新兴市场,MAC和The Ordinary等品牌在价格定位上具有优势 [38][3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