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gent框架
icon
搜索文档
量子位AI Agent沙龙实录 | RockFlow创始人:投资是见自己的过程
RockFlow Universe· 2025-09-03 03:52
文章核心观点 - RockFlow创始人Vakee通过AI Agent Bobby降低投资门槛 让投资变得简单有趣 目标是拆掉专业投资者与普通人之间的认知 信息和工具壁垒 [5][7][8][32] - AI Agent的核心价值是将用户灵感高效转化为交易机会 并优化投资动作 但最终投资结果仍取决于个人认知和风险偏好 [75][99][137] - 金融行业AI化将改变商业模式 AI订阅收入未来可能超过传统佣金和利息收入 [57][58][59] 创始人背景与创业动机 - 创始人Vakee拥有复旦和帝国理工教育背景 曾从事AI量化投资 百度凤巢广告系统和VC投资 2015年投资英伟达 [13][14][15] - 副业持续进行二级市场交易 主要交易美股和期货衍生品 投资理念强调风险管理和认知范围内投资 [16][17][23] - 创业初衷是让投资简单化 打破金融门槛 使人能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投资和表达自我 [32][33][34] RockFlow产品演进与AI应用 - 第一阶段推出简化版券商App 注册开户一分钟完成 但复杂功能使用率低 [35] - 2023年5月上线基于大模型的"交易GPT" 推送个性化交易机会 [36] - 2023年9月立项AI Agent Bobby 通过自然对话实现交易指令 解决条件单等复杂操作使用难题 [37][41][42] - 产品依赖大模型和Agent技术 但不自研基座模型 而是享受模型进步红利 [52][53] AI对投资行业的影响 - AI Agent将投资流程简化为五个节点: 灵感 分析 策略 下单和持仓管理 核心是转化灵感为交易机会 [72][73][75] - 可能催生更多个人基金经理和小型基金团队 改变行业结构 [79][89] - 提高市场参与度 但无法保证盈利 最终结果取决于用户认知和交互质量 [81][84][85] - 风控是AI能直接优化的领域 当前多数投资者风控水平不足10分(满分100) [93][95] 技术实现与行业壁垒 - 金融垂类Agent需深度行业认知 抽象Know-How到框架 平衡时效性 准确性和成本 [70][71] - 通过数据闭环(行情 基本面 交易数据)和逻辑控制解决幻觉问题 [119][120] - 多模态技术将增强数据分析和交互方式 如语音和视频 [129] - 核心壁垒是行业理解 端到端数据闭环以及数据飞轮效应 [126][127][128] 用户画像与市场趋势 - 目标用户是心态年轻的群体 习惯对话式交互 投资消费属性强 [66][67][110] - Z世代更早接触投资 首选期权而非股票 2023年4月纳斯达克个股期权交易量超个股 [110] - 用户满意度与风险收益预期相关 而非单纯盈利 投资成为生活方式和社交表达 [104][108][109] 商业模式与竞争格局 - 从交易佣金转向AI订阅收入 不同功能模块可单独定价 [57][58][60] - 金融行业节奏慢 创业需注重合规和稳健 [64][65] - 不担心OpenAI等巨头竞争 金融行业不会被垄断 每代人都会有新券商 [50] 发展计划与行业展望 - 架构灵活 迁移新市场仅需1-2个月 [130][131] - AI在投资领域短期被高估 长期被低估 需推动金融垂类大模型发展 [112][115] - 不变的原则是风控最重要和认知变现 变化的是投资方式多样化和门槛降低 [132][137]
135 个项目、七大趋势、三大赛道:撕开大模型开源生态真相,你会怎么卷?
机器之心· 2025-05-29 07:10
大模型开源生态全景图核心观点 - 蚂蚁集团开源团队发布《2025大模型开源开发生态全景图》,系统性梳理135个社区核心项目、19个技术领域,覆盖从智能体应用到模型基建的全链条 [2] - 模型训练框架、高效推理引擎、低代码应用开发框架成为当前最具主导力的三大技术赛道 [2] - 开源生态呈现"黑客松现象":热点驱动、短期速成、技术声誉兑现快,但高淘汰率与低维护意愿并存 [8] 技术赛道动态分析 主导赛道增长 - 三大主导技术赛道(模型训练框架、高效推理引擎、低代码平台)OpenRank同比显著上升,其中低代码平台工具涨幅达72.22% [6][14] - vLLM与SGLang成为推理领域顶流:vLLM完成核心架构升级后商业集成度增强,SGLang 2025年一季度OpenRank增长31% [32][34] - PyTorch在模型训练框架领域"一统江湖",被DeepSeek等头部公司列为关键依赖项 [31][32] 衰退赛道特征 - SDK范式工具(如LangChain、LlamaIndex)整体OpenRank下滑35.90%,被低代码平台取代 [14] - AI搜索类开源项目集体式微,因大模型已内嵌联网检索功能直接抹平工具价值 [10][11] - 向量数据库结束爆发期进入平稳发展,争议中验证真实需求存在 [29][31] 生态演进七大趋势 1. **智能体框架进入下半场**:从开发者工具转向场景落地,低代码平台Dify等契合企业需求崛起 [19][20][21] 2. **标准协议层爆发**:微软MCP、谷歌A2A、CopilotKit AG-UI等协议推动智能体互操作,但长程任务协作仍是未解难题 [25] 3. **AI编程持续繁荣**:百度、阿里、腾讯等大厂布局代码助手,但技术瓶颈在上下文感知与领域知识融合 [28][29] 4. **推理优化创新不断**:清华KVCache.AI团队KTransformers实现4090单卡千亿模型部署,OpenRank飙升34倍 [34][35] 5. **多模态数据治理重构**:湖仓架构"四足鼎立"应对非结构化数据,元数据治理向AI资产延伸 [36] 项目生命周期特征 - 昙花一现案例:RoomGPT(10,318星)、Chatbot UI(31,301星)等11个项目实质性开发停滞,进入"AI墓园" [9] - 成功转型路径:GPT Engineer等开源项目通过早期用户积累发展为商业化产品Lovable [8] - 高强度开发模式:SGLang、vLLM代表"中美网友24小时轮肝"式开发,版本迭代以周为单位 [8] 研究方法论 - 采用华东师范大学X-lab的OpenRank指标,入选门槛为2025年1-4月均值≥10,排除太旧或太新项目 [37] - 以PyTorch等明星项目为起点扩展技术上下游,结合专家讨论收敛出135个核心项目 [37] - 开源社区数据相比传统商业分析(如Gartner)能更早反映技术风向变化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