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termarket business

搜索文档
The Manitowoc Company (MTW) FY Conference Transcript
2025-08-27 13:17
公司概况 * Manitowoc Company (MTW) 是一家历史悠久的起重机公司 成立于1902年 于1920年代开始制造起重机 并在2000年代初通过收购Potain和Grove成为全系列起重机产品供应商[5] * 公司股票在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交易[1] * 公司正从一家产品公司转型为更以客户为导向、专注于售后市场的企业[3][4] 核心战略与财务目标 * 公司计划将营收从22亿美元增长至30亿美元 增长动力包括有机增长、并购活动以及市场增长[4] * 战略核心是大力发展非新机销售(即售后市场业务) 目标是将该业务规模从起步时的约3.76亿美元提升至10亿美元 目前TTM(过去十二个月)已达到约6.5亿美元[4][29] * 售后市场业务的毛利率高达35% 是驱动公司EBITDA和ROIC(投资资本回报率)提升的最大组成部分[29][31] * 若达成10亿美元的售后市场目标 将贡献3.5亿美元的毛利润 这将极大改变公司的盈利结构和混合毛利率[31] 市场机遇与行业动态 * **长期结构性增长驱动因素**:全球基础设施支出、美国数据中心建设、美国电力需求增长(无论能源类型是太阳能、风能、核能还是煤炭)、CHIPS法案推动的半导体工厂本土化、欧洲(尤其是英国和德国)巨大的住房需求(如德国需每年新增30万套公寓)、沙特Vision 2030项目及中东地区(如阿联酋)的大型项目[15][16][17][18][19] * **周期性复苏**:欧洲塔式起重机市场经历了几年的周期性低迷后已开始好转 过去四个季度实现同比增长 复苏迹象包括英国住房项目、德国500亿欧元的基础设施基金以及加速折旧政策 法国住宅建设许可也出现了20%的改善[23][24][25] * 起重机单位销量尚未恢复到2012年或2013年的水平 但单机价值显著高于2007或2013年 因客户使用更大、价值更高的起重机以及近年通胀影响[21][22] 运营与业务转型 * **售后市场扩张策略**:增加和升级服务网点、增长服务技术人员队伍(目前已超460名 较历史以经销商为主的模式是巨大改变)、销售更多二手机和翻新机、增加新产品和配件、最终推动零件销售[7][32][33][35][36] * **并购活动**:2021年以约1.8亿美元收购了H&E Crane业务和Aspen Equipment 当时贡献约3000万美元EBITDA 现已超过3500万美元 并超出预期模型 此外还进行周边区域的资产交易(如Bergen、Carolinas和Georgia)以获取分销权[27][28] * **全球网点扩张**:在美国丹佛、艾肯、堪萨斯城等地新增网点 并升级了纳什维尔、巴吞鲁日、菲尼克斯的设施 在欧洲马德里、巴黎(升级为大型车间)、英国Barnsley、波兰新增网点 并在秘鲁和澳大利亚也升级了设施[37][38][39] * **租赁业务**:作为辅助业务以支持客户 主要是裸机租赁(不提供操作员)和RPO(租金购买选项)模式 具有良好的投资回报率(ROI) 但因其资本密集型特性 不会成为业务主体[40][41][42] 财务与资本配置 * 公司目前杠杆率约为4倍 目标是将杠杆率降至3倍以下 之后才会考虑股票回购或并购活动[48] * 过去几年的资本配置重点一直投资于业务本身 如售后市场、租赁车队和分支网点库存[48] * 欧洲塔式起重机业务从峰值到谷底曾拖累公司约5000万美元的EBITDA 随着其复苏 预计将对未来EBITDA产生积极影响[25][46] * 改善ROIC的机遇来自EBITDA增长、营运资本管理(随着直销体系扩大 可减少对经销商库存的依赖)以及业务混合毛利率的提升[47] 风险与挑战 * **关税影响**:近期宣布的钢铁衍生品关税(涉及超400个项目 且预计9月和11月会有更多)对业绩构成不确定性 需仔细评估大量HTS编码 这对拥有6000个组件的机器是一项艰巨任务 关税对美国本土生产的机器有利 但对从欧洲进口的全地面起重机和塔式起重机不利[49][50][52] * **行业周期性**:起重机行业周期难以预测 自2009年萧条后波动剧烈[3] * **电动化挑战**:起重机纯电动化面临挑战 主要是平衡配重和轴载 目前混合动力机型在特定区域(如欧洲Benelux、斯堪的纳维亚、澳大利亚矿区)更受关注和成功[55][56][57]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于2016年剥离了食品服务业务 随后专注于成为可持续的独立起重机公司 通过重组制造足迹和降低成本 在此期间削减了超1亿美元成本[8] * 2020年公司启动"Cranes plus 50"战略 旨在将非新机销售翻倍 并因快速进展将目标重新设定为10亿美元[8][9] * 公司推行"Manitowoc Way"持续改进体系 应用于生产车间、后台办公室、安全(RIR低于1)、环境倡议和新产品开发 并开始探索AI应用[9][10][11][12] * 公司已向市场投入了超过10万台机器 为售后市场提供了巨大的零部件、服务和二手翻新机会[6]
PHINIA (PHIN) 2025 Conference Transcript
2025-06-10 15:12
纪要涉及的公司 Finia,约两年前从博格华纳分拆出来,是轻型汽车燃油喷射系统的领导者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收购相关 - **收购资产情况**:今日上午进行小收购,收购的是商用车应用和天然气、氢气大口径发动机的点火业务,该业务所在领域预计本十年及以后有中到高个位数增长,收购倍数为4.7倍,资产相对区域性,公司可利用现有业务布局将其推向全球并推动增长 [3][4][5][6] - **收购策略**:收购注重与现有业务协同,关注有商用车工业敞口或纯售后市场的资产,OE业务产品在其生命周期内需更换2 - 4次以支持售后市场;仍会继续回购股票,若收购倍数接近7 - 8倍,可能有更多收购机会;目标是将售后市场收入占比提升至40%以上,倾向收购有制造或再制造能力的售后市场公司 [3][7][8][9] 2. 轻型汽车业务 - **市场竞争与份额**:轻型汽车燃油喷射市场有博世等竞争对手,小玩家逐渐退出,公司通过现有产品和生产线获取市场份额更具成本效益,市场份额从12%增长到中高个位数,预计到本十年末达20%以上;目标是保持轻型乘用车业务收入在9 - 10亿美元,以维持工厂产能和现金流 [13][14][15][16] - **市场变化影响**:此前部分OEM单源供应策略改变,公司因此受益,市场份额持续增长 [20][21] 3. 销售与市场趋势 - **销售趋势**:Q1收入符合预期,因中国新年、客户库存调整等因素,Q1通常是淡季,Q2和Q3往往较强,Q4因假期季稍弱;公司整体销售指引下调1% - 2%,部分受外汇影响8000万美元,目前因关税恢复、外汇等因素,收入有一定回升 [24][25][26][27] - **市场区域表现**:欧洲市场表现良好,中国轻型汽车市场有回升迹象;商用车市场仍处于低位,预计全年销量相对平淡,同比在欧洲和美洲仍将两位数下降 [28][31][32][33] 4. 关税影响 - **总体影响**:Q1关税影响约400万美元,售后市场和燃油系统各占一半,售后市场可快速转嫁价格,燃油系统与客户协商100%转嫁成本,预计Q2末完成 [36] - **墨西哥业务**:墨西哥业务约10亿美元收入,一半留在墨西哥无需担心关税,另一半5亿美元中60%符合USMCA标准,40%即2亿美元受关税影响,公司计划在夏季提高部分商用车应用的USMCA合规率,预计未来USMCA标准可能提高 [37][38][39][40] - **竞争优势**:与竞争对手相比,公司在售后市场更具成本竞争力,可将部分从中国进口的约600 - 800万美元产品本地化生产,而很多竞争对手大部分售后市场产品从亚洲采购 [51][54] 5. 产品市场与技术 - **GDI市场**:GDI目前渗透率在65% - 70%,仍有增长空间,但部分市场如非洲、东南亚、中美洲等不需要先进系统,南美和印度等市场有PFI应用,且直接喷射技术也在进入这些市场;全球电池电动汽车渗透率增长放缓,预计将稳定在25% - 35%,仍有大量内燃机生产,为公司带来现金流 [56][57][59][60][61] - **PHEV和BEF业务**:公司在PHEV、BEF等业务中,只要有内燃机,燃油喷射业务就有需求,且混合动力和插电式混合动力的GDI渗透率更高,未来几十年仍会有大量内燃机生产 [63][64] 6. 中国市场 - **业务布局**:轻型汽车业务80%以上收入来自中国本土OEM,商用车业务100%来自中国本土OEM;若中国OEM出口车辆,对公司有利,且发动机通常在中国生产,公司在全球各地有工厂可满足不同地区生产需求 [65][67][68][69] 7. 业务目标调整 - **业务结构调整**:将轻型汽车市场分为轻型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轻型商用车业务占收入18% - 20%,轻型乘用车占28%,加上中重型和非公路业务,商用车和售后市场收入占比已达38% - 39%,目标是到2030年轻型乘用车业务收入占比低于20% [70][71][72] 8. 新业务拓展 - **ECU业务**:公司获得客户非经常性工程支持约1000万美元,用于ECU校准、集成和认证;已设计并将生产Finian品牌ECU,目前由前母公司代工,有选择其他供应商或垂直整合的灵活性 [75][76][77] - **航空航天与国防业务**:为该领域提供燃油喷射和燃油管理组件,预计Q3 - Q4完成航空航天质量认证,今年Q4与客户投产,明年Q1产品线推出;目标是到2030年OE业务接近1亿美元;该业务可利用公司现有能力,初期替换问题供应商,已参与2035年发动机项目,有望成为重要收入来源并带动售后市场 [78][79][84]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公司在售后市场有10亿美元以上的业务和分销渠道,拥有销售人员、仓储和分销渠道以及知名品牌,便于增加产品线 [11][12] - 公司在不同地区的业务通常在当地设计、开发、生产、采购和销售,跨地区运输产品较少 [69] - 公司将部分轻型乘用车资产重新分配到非公路和工业应用领域,以提高资产利用率 [49] - 公司在航空航天业务中,根据业务类型有不同限制,但在全球多地有工厂可支持不同应用,目前正开展更多商业应用业务 [81]
Hayward (HAYW) - 2025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5-01 13:0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一季度净销售额增长8%,达到2.29亿美元,由价格、有机销量增长和Core King收购贡献驱动 [4][7] - 毛利率提高30个基点至49.5%,调整后EBITDA增长9%至4900万美元,调整后EBITDA利润率提高30个基点至21.5% [5][10] - 调整后摊薄每股收益增长25%至0.10美元 [11] - 净债务与调整后EBITDA的比率从一年前的4倍显著改善至第一季度末的2.8倍 [23] - 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使用的现金为600万美元,上年同期为7700万美元 [25] - 2025财年,公司预计净销售额增长约1% - 5%,达到10.6亿 - 11亿美元,调整后EBITDA为2.8亿 - 2.9亿美元 [27]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北美业务 - 净销售额增长8%至1.87亿美元,由净价格实现、销量增长和Claw King收购贡献驱动 [20] - 毛利率提高100个基点至52.8%,调整后部门收入利润率也提高100个基点至27.1% [22] 欧洲及其他地区业务 - 净销售额增长7%至4200万美元,受益于有利的净定价和更高的销量,但受外汇翻译的部分抵消 [22] - 毛利率环比提高360个基点至35%,调整后部门收入利润率提高380个基点至16.6% [22]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美国市场净销售额增长9%,加拿大市场净销售额下降5% [20] - 欧洲市场净销售额增长8%,其他地区市场净销售额增长3% [22]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积极执行计划以减轻关税影响,支持利润率并为持续增长定位,包括成本和供应链举措以及其他定价行动 [6][12] - 公司在商业方面执行有针对性的销售和营销策略,增加在高增长地区的业务并抢占市场份额,增加对客户服务的投资以提升客户体验 [10] - 公司在产品方面引入专门的先进工程和创新团队,加速新技术产品的开发 [11] - 公司推出Omni X,这是一款为售后市场打造的创新产品套件,为泳池所有者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5] - 公司维持对资本配置的严格和平衡的方法,强调战略增长投资和股东回报,同时保持谨慎的财务杠杆,继续寻求额外的收购机会和机会性股票回购 [26]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公司第一季度业绩超出预期,在季节性最疲软的季度实现了稳健的盈利能力,销售增长和盈利能力强劲,同时有效管理营运资金 [4][5] - 全球贸易形势不断演变,关税带来挑战,但公司大部分业务具有韧性,与现有安装基础的非 discretionary 售后维护相关 [9] - 公司确认2025财年的指引,预计净销售额增长约1% - 5%,调整后EBITDA为2.8亿 - 2.9亿美元,对长期增长前景持积极态度 [7][27] - 公司对泳池行业的长期增长前景充满信心,特别是售后市场的实力 [29]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估计年度关税总影响约为8500万美元,2025年部分年度影响约为3000万美元,主要与中国相关 [12] - 公司预计到年底,从中国直接采购到美国的商品成本占比将从约10%降至3% [13] - 公司宣布4月下旬在北美提价3%,6月中旬再次提价4%,并将继续评估是否需要进一步的定价行动 [13]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问题: 关于关税的影响及公司的缓解措施,以及这些措施是否有成本,对毛利率的影响 - 公司预计年度关税总影响约为8500万美元,主要来自中国的产品,公司正在采取四项缓解策略,包括结构采购替代、供应商价格重新谈判、库存管理和定价 [12][35][38] - 现金流量指引从1.6亿美元降至1.5亿美元,包括在美国进行工具准备的资本支出以及年末营运资金成本的增加 [39] - 到年底从中国采购的比例降至3%左右,仍将有可观的现金结果,远高于净收入 [40] 问题: 价格上涨是针对受影响产品还是全线产品,以及对预购的管理和对毛利率的潜在影响 - 价格上涨大体是全线产品,而非仅针对受影响的特定SKU [42] - 公司对预购的限制比平时更严格,目的是避免过度库存和后续的去库存压力,目前渠道合作伙伴的库存水平与季节相适应 [45][46] 问题: 渠道库存情况以及对全年需求的影响 - 公司对渠道合作伙伴的库存天数感到满意,认为库存水平与当前季节相适应,早期采购已在第一季度交付,库存调整已在前期完成 [51][52] 问题: 如何平衡价格和需求水平,以及是否看到客户降级或维修更换设备的情况 - 公司认为目前市场需求更多是延迟而非破坏,由于住房市场周转不畅,一些大型翻新或新建泳池项目被推迟 [53][54] - 公司没有看到明显的客户降级情况,但会密切关注,目前许可证价值的上升表明消费者在建造或翻新泳池时仍愿意投入资金 [55] 问题: 销售季节开始的趋势,以及经销商对消费者行为变化的反馈 - 年初销售较慢,3月销售强劲,4月的情况已在公司的指引中考虑,经销商对销售季节持乐观态度 [58][59] - OmniX平台的推出为公司和行业带来了积极影响,公司对其在2025年泳池季节的表现充满信心 [60] 问题: 除了价格和减少中国采购外,公司还采取了哪些成本杠杆来抵消关税影响,以及未来的机会 - 公司可以利用美国的设施,使生产投入更加可变,避免增加固定成本 [62] - 公司正在进行SKU合理化计划、物料清单和价值工程举措,以降低制造成本并提高效率 [62][63] 问题: 全年指引中点暗示剩余时间销量将出现中个位数至高个位数下降,能否详细说明驱动因素,包括维护销量、非必要销量、降级和去库存假设 - 公司预计非必要市场(包括新建设、翻新和升级)将进一步下降,这是基于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务实考虑 [70] - 维护业务具有韧性,消费者不会放弃泳池的关键元素,公司在当前指引中考虑了一定程度的降级情况 [72][73] 问题: 价格上涨是否会限制自动化的采用,以及OmniX销售的早期趋势 - OmniX为这两个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其初始渠道加载和早期经销商反馈令人鼓舞,它以更具成本效益的方式为泳池所有者提供自动化控制,有助于缓解价格上涨带来的担忧 [75][76] 问题: 如果将更多制造业务转移到美国以减轻关税和额外成本,是否会提高美国制造利用率,对利润率有何帮助,以及是否已包含在缓解措施中 - 目前美国设施的利用率约为60%,将中国的生产转移到美国后,利用率将提高到60%以上,但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81][82] - 公司将借此机会智能地引入自动化,以降低成本并提高利润率,预计这将带来额外的收益 [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