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飞地合作
icon
搜索文档
四川的“下一个成都”,不是攀枝花也不是绵阳,而是一座小城市!
搜狐财经· 2025-08-22 10:20
区位优势与交通网络 - 距离成都仅58公里 高铁车程23分钟 成为成渝经济圈重要中间站[4] - 天府大道直通成都 县城至市区交通时间缩短至半小时[9] - 毗邻成都国际铁路港 物流成本低于成都 吸引工厂搬迁[9] 工业制造与技术创新 - 东方电气、国机重装等企业制造三峡大坝发电设备并出口欧洲[4] - 世界最大水电机组通过成都电子科大实验室技术支持实现本地化制造[4] - 欣旺达储能项目半年产值增长超过200% 新能源电池技术取得突破[11] - 东方汽轮机厂开放万吨级机械制造过程参观[7] - 技术转移中心促成140余个高校合作项目 包括剑南春酒厂酿酒工艺改良[9] 文化旅游资源开发 - 三星堆遗址黄金面具出土引发参观热潮 博物馆客流量激增[7] - 绵竹年画与剑南春酒推出联名文创产品[11] - 什邡二重厂改造"万吨水压机"展示区 吸引外国工程师参观[13] 农业与产业协同 - 中江县作为天府粮仓核心区 水稻产量可满足数百万人需求[11] - 装备制造、文化旅游与丘陵农业形成产业链协同发展模式[11] 区域合作与人才引进 - 实施"飞地合作"模式 引入清华、上海交大等高校资源[9] - 成渝新规划将德阳与遂宁、南充串联形成产业带[13]
产业转移加速推进,还有这些阻碍待突破|数说中国
第一财经· 2025-06-26 12:17
产业集群与产业转移 - 产业集群培育建设为产业国内梯度转移提供有力支撑,成为引领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1] - 推动产业在国内梯度有序转移是优化生产力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保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的迫切需要[1] - 2022年工信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制造业有序转移的指导意见》,提出促进形成区域合理分工、联动发展的制造业格局[1] 产业转移模式 - 产业梯度转移模式分为五种:成本驱动型、技术变革驱动型、产业链布局驱动型、"飞地合作"驱动型和外部因素驱动型[1] - 成本驱动型是最典型模式,东部地区企业因成本上升将生产基地转移到中西部地区[2] - 产业链布局驱动型表现为核心企业迁移带动整个产业链转移,如成都承接深圳电子信息产业转移形成完整产业链[5] - "飞地合作"驱动型包括发达地区在欠发达地区建立经济飞地,以及欠发达地区在发达地区设立"反向飞地"实现研发生产联动[6] 区域经济发展数据 - 东部地区GDP从2018年48.1万亿元增长至2024年70.2万亿元,中部地区从18.4万亿元增长至28.7万亿元,西部地区从5.7万亿元增长至6.3万亿元[5] - 2022年4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中东部占30个(66.7%),中部8个,西部5个,东北2个[6] - 2024年新增35个集群中中部占5个,西部8个,东北5个,合计占新增总数51.4%,增速明显提升[6] 产业转移成效 - 中部地区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和培育新兴产业,在工程机械、智能制造、光电子等领域形成国内领先的先进制造业集群[2] - 重庆成为全球最大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四川电子信息制造业快速发展[2] - "反向飞地"模式如衢州海创园已引入70多家科创企业,其中2家实现"研发在杭州,生产在衢州"[6] 产业转移挑战与建议 - 产业转移面临中西部承接条件不足、行政壁垒和地方保护、外部环境挤压等阻碍[7] - 建议推进国内统一大市场建设实现资源高效流动,创新区域间产业转移合作机制[7] - 具体措施包括支持东部龙头企业托管中西部项目,以中心城市为依托增强转移合作,打造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