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预算策略

搜索文档
风险预算策略在中国股市的应用
彭博Bloomberg· 2025-09-04 06:05
风险预算策略在中国股市的应用有效性 - 风险预算策略可提高跨资产类别投资组合的风险调整后回报 在中国市场行之有效 尽管配置可能与基准指数差异较大 但可通过控制机制优化表现[2] - 该策略在2021-2024年沪深300指数跌幅超45%的波动中 将回撤幅度限制在33% 展现出显著的下行保护能力[3] - 自2007年9月以来 策略年化收益率达7.7% 波动率21.9% 夏普比率0.44 均优于基准指数的5.6%、23.1%和0.34 且在1年、3年、5年期跑赢基准的概率分别为59%、73%、82%[3] 策略表现与风险控制特征 - 风险预算策略利用A股板块间平均月度成对相关性约67%的特点 通过分散投资有效降低组合方差[7] - 各板块年化波动率介于24%-34% 公用事业和非必需消费品波动最低 电信和信息技术波动最高 策略系统性地调整配置 增加低波动低相关性板块权重 减少高波动高相关性板块权重[7] - 不受限制的ERC策略年化跟踪误差约5.6% 而加入偏离限制(小板块5% 大板块10%)后 跟踪误差降至2.8% 同时保留大部分下行保护 维持更优风险调整回报[11] 板块配置调整与基准对比 - 金融板块在沪深300权重27% 但在ERC策略中被降至11% 以使风险贡献与其他板块均衡[9] - 截至2025年6月 公用事业板块在ERC组合中权重最高达16% 必需消费品权重最低仅7% 与市值加权基准形成显著差异[9] - 策略通过调整权重构建更均衡 resilient的投资组合 权重差异可通过限制机制控制跟踪误差[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