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预期主导估值
icon
搜索文档
港股创新药板块的“狂欢与崩塌”:谁在收割?谁在接盘?
新浪财经· 2025-09-24 04:09
港股医药板块整体表现 - 2025年7月1日至9月18日,港股264家医药上市公司中201只股票上涨,占比超七成,69家涨幅超50%,21家涨幅突破100% [3] - 新锐医药(06108.HK)期间涨幅达928.71%,北海康成-B(01228.HK)涨802.70%,三叶草生物-B(02197.HK)涨629.77% [4] - 板块多数上涨个股处于亏损状态,股价与业绩出现显著背离 [1][3] 明星个股表现及特征 - 药捷安康-B(02617.HK)上市三个月股价从发行价13.15港元最高飙至679.5港元,涨幅超50倍,市值一度逼近2700亿港元,但9月16日单日暴跌超50%,近2000亿港元市值蒸发,截至9月23日市值回落至655亿港元 [1][5] - 北海康成-B从7月1日至9月18日股价从0.29港元涨至2.61港元,市值从1.23亿港元攀升至13.05亿港元,期间主力资金单日买入额从数十万港元增至最高1573.63万港元 [8] - 三叶草生物-B同期股价从0.29港元涨至2.11港元,市值从3.76亿港元涨至27.37亿港元,9月有6个交易日主力资金单日买入超1000万港元 [9] 行业炒作驱动因素 - 创新药企具备强故事性与事件驱动特性,临床进展、监管批文、海外合作等二元化事件极易引发股价剧烈波动 [12] - License-out合作成为重要催化剂,授权金额从千万美金到几十亿美金不等,直接带动板块增长 [12][14] - 估值逻辑依赖未来预期而非当期盈利,现金流折现、私募对标等弹性估值方法为炒作留下空间 [14][15] 资金运作机制 - 南下资金通过沪港通/深港通提供定向支持,国内宽松货币政策释放的流动性寻求短期高收益 [16] - 小流通盘特征显著,新锐医药、北海康成等7月1日流通市值不足1.3亿港元,少量资金即可控盘 [19] - 指数纳入规则存在漏洞,资金通过预判纳入指数提前拉高股价,迫使ETF被动高位接盘 [19][20] - 药捷安康、佰泽医疗等6家医药企业上市不久即被纳入港股通标的,为炒作提供便利 [21] 市场结构缺陷 - 无涨跌幅限制机制使单日波动剧烈,药捷安康单日暴跌53% [25] - 流动性弱且流通盘小,日常交易量极小的个股易被资金控盘 [25] - 指数纳入标准过度侧重市值、流动性等量化指标,忽视盈利能力与经营稳定性 [26] 投资者策略分化 - 部分投资者通过港股创新药ETF获取行业平均收益,有投资者投入60万元人民币获得110%收益率 [10] - 直接押注个股风险显著,有投资者重仓药捷安康在暴跌中收益回撤30%,账面浮亏数十万 [10] - 专家建议普通投资者优先选择ETF分散风险,警惕无基本面支撑的短期暴涨个股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