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板产业整合

搜索文档
TCL华星、京东方等8家面板企业上半年谁最赚钱?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8-30 01:41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855.6亿元,同比增长6.65% [1][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83亿元,同比增长89.26% [1][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5.59亿元,同比增长178.96% [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72.74亿元,同比增长115.90% [2] - 基本每股收益0.1014元/股,同比增长89.53% [2] - 稀释每股收益0.1003元/股,同比增长89.25% [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3.54%,同比增加1.67个百分点 [2] - 总资产4004.69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5.87%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535.95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0.80% [2] 业务分部表现 - 半导体显示业务营收575.51亿元,同比增长15.38%,毛利率20.30% [2] - 新能源光伏及其他硅材料业务营收133.98亿元,同比减少17.36%,毛利率-7.57% [2] - 分销业务营收146.75亿元,同比增长7.51%,毛利率3.38% [2] 主要参股公司业绩 - TCL华星营收504.29亿元,同比增长14.4%,净利润43.16亿元,同比增长74.0% [3] - TCL华星归属TCL科技股东净利润26.3亿元,同比增长51% [3] - TCL中环营收133.98亿元,净利润-48.36亿元 [3] 产能扩张与收购 - 完成收购乐金显示(中国)有限公司100%股权和乐金显示(广州)有限公司100%股权,整合命名为t11,产能达180k/月 [4] - 完成广州t9项目二期建设工作 [4] - 收购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G11产线t6、t7)21.53%股权,于2025年7月初完成资产过户 [5] - OLED业务(t4,G6代线)销量同比增长8.7%,营收同比增长9.2% [5] - 完成G5.5印刷OLED生产线(t12)建设,产能从3k/月提升至9k/月 [5] 行业竞争格局 - 中国大陆主流面板厂商中,TCL华星、京东方、深天马及彩虹股份实现盈利 [7][9] - TCL华星净利润43.16亿元,同比增长74%,为上半年最赚钱面板企业 [7][9] - 京东方营收1012.78亿元,同比增长8.45%,净利润32.47亿元,同比增长42.15%,毛利率14.41% [7][9] - 深天马营收174.75亿元,同比增长9.93%,净利润2.06亿元,扭亏为盈,毛利率16.21% [7][9] - 彩虹股份营收56.65亿元,同比减少6.72%,净利润4.47亿元,同比减少50.93%,毛利率17.99% [7] - 维信诺、和辉光电等未盈利但亏损幅度收窄 [10] 行业发展趋势 - 头部企业通过资本运作整合产业,如京东方以48.49亿元收购咸阳彩虹光电30%股权 [11] - 面板企业加速海外扩张,京东方越南智慧终端二期项目量产,深天马拟投资10.8亿元在泰国建设显示模组工厂,龙腾光电越南公司完成设备调试 [11] - 面板企业积极挖掘非消费类显示市场需求,如深天马车载、专业显示业务营收占比提升 [11]
2025年面板行业竞争格局:5大关键点需关注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3-12 06:44
全球液晶面板产业竞争格局变革 - 中国大陆面板厂商(京东方、TCL华星)崛起,全球LCD产能占比从2016年20%攀升至2024年超60%,预计2025年突破70% [1] - 电视与显示器面板领域大陆厂商出货占比超60%,笔记本面板市占达50%,持续挤压韩国及台湾地区厂商份额 [1] - 陆系面板厂通过按需生产控产策略逐步扭转亏损,运营走向正轨 [1] 2025年电视面板市场趋势 - 2024年电视整机出货1.978亿台,年增1.2%,2025年或呈现持平及小幅衰退 [3] - 国内品牌TCL、海信跃居全球第二、第三大电视品牌,日本品牌(如FUNAI、松下)逐步淡出市场 [3][4] - 2024年电视面板出货面积增长4.8%,2025年预计增长1.6%,超大尺寸需求旺盛 [5] - 面板平均尺寸从2024年51.5吋增至2025年52.2吋,小尺寸占比下降,65吋以上大尺寸占比提升 [5] 面板价格与产能调控 - 2024年Q4面板价格触底止稳,2025年Q1上涨,但需警惕Q2库存高企导致价格下滑 [5] - 产业平均稼动率波动显著,面板厂需通过调控产能和产品组合(如引导大尺寸化)维持供需平衡 [6] 产业整合与并购动态 - LG Display广州工厂转让给TCL华星,夏普关闭10代线,导致两者出货量大幅变化 [7] - 咸阳彩虹光电8.6代线与夏普广州10.5代线具备潜在并购价值,参考LG广州工厂收购价(初始投资280亿元,成交价108亿元) [8] - 产业整合提升集中度,增强议价能力与资源配置效率 [8] 国产供应链深化 - 偏光片领域日韩厂商退出,国内企业(杉金光电、恒美光电)通过收购整合主导市场 [9][10] - 电视驱动芯片国产化率高,IT产品驱动芯片国产化逐步爬升,PMIC因成本优势加速导入 [11] - 背光模组高度自主化,玻璃基板外资仍占优但国内企业寻求大世代工艺突破 [11] 海外供应链布局 - 面板厂向越南、泰国等地扩展模组产能,京东方越南项目年产能规划300万台电视+700万台显示器+4000万张电子纸 [12] - 三星显示越南投资18亿美元建8.6代OLED模组线,LG Display越南追加10亿美元提升OLED模块产能 [14][15] 新型显示技术布局 - 陆系面板厂在LCD领域占优,OLED领域加速布局8.6代RGB OLED及印刷式OLED,韩国仍主导中大尺寸QD-OLED/W-OLED [16] - 非陆系厂商转型:友达投入Micro LED,群创布局车用面板及半导体封装 [16] - 京东方投资Mini LED及晶圆代工,TCL华星发力印刷式OLED,惠科收购柔宇设备加码OLED [18] 未来竞争方向 - 控产策略与尺寸升级并行,整合并购提升集中度,国产零组件崛起,海外产能优化抗风险能力,新型显示技术多元发展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