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青春实践
icon
搜索文档
科技赋能乡村振兴,千亩粮田与花卉小镇绘就青春实践新范式
新华网· 2025-07-11 01:57
乡村振兴实践模式 - 采用"双师同堂"教学模式,由种粮大户与花卉小镇负责人担任"实践导师",高校教师担任"理论向导",带领学生深入田间与产业园区进行实践教学[1] - 实践内容包括观摩千亩粮田机械化作业和花卉苗木基地产业融合模式,解码"科技报国"与"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1][2][4] 现代农业机械化应用 - 种粮大户承包一千余亩良田,拥有20余台大型农机设备,机械化使劳动效率成倍数提升,双抢季节仅需20余人即可完成全程农事[2] - 无人机施肥可节省一半以上成本,大型收割机与无人机阵列组成"科技战队",2024年汛期帮助周边农户抢收早稻减少损失超百万斤[2][5] 花卉产业融合发展 - 采用"全容器化栽培"技术使花卉存活率达100%,通过"花旅经济"实现三产联动,包括研发栽培、观光旅游和文创产业[4] - 带动周边200余名村民就业,人均年收入持续增长,技术骨干全部本地化,从外聘江浙栽培师转变为培养本地村民[4][8] 科技兴农成效 - 北斗导航插秧机实现厘米级定位,土壤墒情监测仪实时数据回传,田间机械化设备成为"钢铁新农人"[6] - 无人机作业不仅是农机应用,更是"藏粮于技"国家战略的体现,机械效率诠释"科技兴农"战略[6][9] 产业经济效益 - 种粮大户通过政府补贴和高标准农田建设获得便利,机械化管护使单人可管理千亩粮田[2][5] - 花卉产业通过创新思维和市场意识将产品转化为商品,"美丽经济"带动就业与收入增长[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