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电路全产业链

搜索文档
深圳形成集成电路全产业链优势 出台促进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
深圳商报· 2025-07-05 17:21
政策支持 - 深圳市出台《关于促进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10条具体支持举措,旨在推进产业重点突破和整体提升,构建完善产业生态,增强核心竞争力 [1] - 支持举措涵盖高端芯片产品突破、芯片设计流片支持、EDA工具推广应用、核心设备及配套零部件突破、关键制造封装材料突破、高端封装测试水平提升、化合物半导体加速成熟等领域 [1] - 政策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通过支持研发、专项资助、推广应用等普惠性政策引导产业链上下游对接,形成协同发展机制 [1] - 在关键核心领域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强化政府引导,加大科技创新投入,结合政府、市场、社会力量 [1] 行业现状 - 深圳是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重镇,汇聚海思半导体、记忆科技、中兴微电子、比亚迪半导体等知名企业,涵盖设计、制造、设备、材料等关键环节,已形成全产业链优势 [2] - 2023年上半年深圳市集成电路产业规模达1424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同比增长16.9% [2] 资金支持 - 深圳市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赛米产业私募基金已完成工商登记注册,总规模50亿元 [2] - 基金将主要投向深圳市半导体与集成电路重点项目和细分龙头企业,以及对完善产业链有重大作用的项目 [2] - 重点围绕深圳集成电路重大制造项目集群,着力构建"自主可控、高效协作、紧密配套"的本地化产业链供应链 [2]
综艺股份2.2亿收购吉莱微 跨界豪赌半导体胜算几何?
新浪证券· 2025-06-10 10:15
公司并购动态 - 综艺股份拟以2.2亿元增资吉莱微电子,通过"增资+表决权委托"方式取得50%以上控制权,进军功率半导体制造领域[1] - 交易分为两部分:增资扩股2.2亿元认购45.28%股份,原实控人李大威委托8.68%表决权,最终控制53.96%表决权[1] - 公司历史上频繁收购但多次暴雷,此次并购引发资本市场争议[1]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3.48亿元,同比增长8.15%,但扣非净利润亏损3648.89万元[1] - 近三年扣非归母净利润持续亏损,近10年累计亏损约4.5亿元[1] - 连续12年未分红,主要收入依赖投资收益[2] 业务转型历程 - 从乡镇服装企业起家,先后涉足信息科技、CPU芯片、软件零售、集成电路、光伏、太阳能、白酒等多个行业[2] - 吉莱微曾于2022年6月申报创业板IPO后撤回,具备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全产业链能力[2] - 公司缺乏半导体制造经验,整合需投入大量管理资源[2] 市场反应与行业背景 - 收购公告发布后股价单周涨幅超30%,龙虎榜显示散户跟风迹象明显[2] - 功率半导体赛道被资本市场看好,但当前乐观预期可能已透支行业红利[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