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防震减灾
icon
搜索文档
倾听大地的脉搏:郯庐断裂带上的六十载守望
齐鲁晚报· 2025-09-26 11:58
争分夺秒守护生命防线 守住根本 始终抓牢监测核心职责 晨光刚漫过齐鲁大地,郯庐断裂带大地的田间小路上有几个穿梭的身影,原来这是测量人员在进行跨断 层水准测量工作。"咱们安丘地震监测站建立在郯庐断裂带次一级断裂安丘—莒县断裂带,站址所在断 裂出露明显,测量条件较好,现在测量人员所在的观测场地就跨在断裂带分界线上,用数字水准仪观测 水准标尺并记录数据,作为监测断裂带两侧水准高差变化的依据。"工作人员介绍。原来,跨断层和定 点水准测量工作自1991年观测至今已有34年,每月测量人员除要在淄博、东营、潍坊横跨次级断层的9 处场地开展水准测量工作,还要在站址断层开展定点水准测量6次。 "1969年渤海7.4级地震后,咱们站就建起来了,守护在这里快60年了。"工作人员指着墙上的历史照 片,语气里满是自豪。安丘地震监测站作为我国东部沿海极具战略意义的专业台站,这里藏着不少"硬 核装备":能感知地球重力微小变化的超导重力仪、可捕捉电磁异常的观测仪,还有实时传输数据的强 震加速度计。正是靠着这些"顺风耳"和"千里眼",监测站的观测数据成了全国地震台网监视郯庐断裂带 的重要依据,观测数据还多次在全国地震观测资料评比中拿下前三名的 ...
防震减灾保安全,避险要点须牢记
人民日报· 2025-05-12 22:21
地震基本情况 - 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 全球每年发生几百万次地震 人类尚未完全掌握其形成机理 地震预测仍处探索阶段 [1] - 中国占全球7%国土但发生33%大陆地震 57%人口 51%城市和58%国土位于地震高风险区 [1] - 震级代表地震释放能量大小 烈度代表对地表影响破坏程度 大地震后会发布烈度图指导救灾重建 [1] - 震源深度影响破坏力 浅源地震(<60公里)破坏力最大 中国地震多为浅源地震 中源地震(60-300公里)主要在青藏高原 深源地震(>300公里)主要在东北地区 [1] 地震预警与应对 - 预估震级>4级或烈度>5度时 通过手机 电视 广播 专用终端和社区喇叭定向发布警报 [3] - 室内避震原则为"伏地 遮挡 手抓牢" 躲桌下或沙发旁 抓固定物防滑动 避开玻璃吊灯等悬挂物 [3] - 室外避震需找开阔地蹲下 远离高楼 电线杆 广告牌等危险物 [3] - 被困废墟时应搭建安全空间 处理伤情 收集食物水源(包括冷凝水) 保持积极心态 有节奏敲击金属管道等发出求救信号 [4] 防震减灾措施 - 排查家电线路 燃气管道老化问题 加固易倒家具家电 [5] - 准备家庭应急包 含食品 饮用水 急救药品 救生哨 保温毯等 [5] - 学习心肺复苏 止血包扎 灭火器使用等急救技能 [5] - 熟悉周边地震避难场所分布和疏散路线 参加应急演练 [5] - 全国正改造完善避难场所布局 需平日观察工作生活区域应急设施位置 [5] 政府防灾规划 - 将开展地震风险隐患排查 提升重点地区房屋基础设施抗震能力 [6] - 推进老旧房屋 学校医院等公共场所 重要工程设施的抗震加固 [6] - 消除危化品厂库 油气管线 水库等次生灾害风险隐患 [6] - 针对高原高寒 高温雨季等极端情况 做好断网断路断电应对准备 储备救援力量 救灾物资和群众安置资源 [6]
互动体验学知识!山东省防震减灾科技园开放日活动成功举办
齐鲁晚报· 2025-05-10 13:33
防灾减灾开放日活动 - 活动主题为"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排查身边灾害隐患",是我国第17个"防灾减灾日"的配套活动 [1] - 山东省地震局在省防震减灾科技园举办该活动,设置参展项目60余个 [4] - 活动内容包括地震监测预报预警、震害防御、地震应急救援、紧急医疗救治、云梯消防救援等领域的展示 [4] 科普教育内容 - 举办2025年山东省大学生防震减灾诗文朗诵大赛启动仪式 [4] - 展播省防震减灾科普讲解大赛优秀作品 [4] - 公众可参观地球及地震相关知识展示,观看4D影片,参与知识答题互动 [4] - 地震专家与中小学生交流地震发生机制、动物异常判定、信息发布等知识 [8] 体验式学习项目 - 参观地震速报预警中心学习监测预警原理 [4] - 深入地震监测山洞、流动监测车、仪器馆了解监测手段 [4] - 体验地震应急指挥车和"地震斜楼"模拟场景 [4] - 参与应急救援装备操作和高空绳索升降演练 [4] 活动成效 - 共吸引六千余人次参观 [11] - 有效普及防震减灾知识并提高公众应急避险能力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