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icon
搜索文档
湖北仙桃:锚定特色谋突破 绘就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中国发展网· 2025-07-21 09:22
产业升级 - 优斯特服饰通过返乡创业模式带动就业增收 政府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支持企业扎根发展[2] - 聚兴橡胶从事废旧轮胎再生加工业务 被鼓励加大节能降耗投入推动清洁化智能化生产[2] - 服装产业正通过乡贤招商实现延链补链 从"小作坊"向"大集群"转型发展[2] - 富硒资源开发推动农旅项目市场化运营 包括渔泛稻田和"硒乡里"商业街等项目[2] 城乡融合 - 以美丽集镇 和美乡村 美丽景区一体化推进为抓手 通过精细管理盘活村级资源[3] - 依托富硒特色农业培育新业态 包括采摘体验和民俗展演等消费新场景[3] - 健全企业联农带农机制 使发展成果更多惠及群众[3] 政府支持 - 仙桃市政府明确"产业倍增壮底盘 城乡融合提品质"为核心发展目标[1] - 要求相关部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支持企业安心扎根舒心发展[2] - 强调政府 学校 应急部门联动织密防溺水安全网 设立免费消暑场所[3]
“全国经济最强镇”党委书记,获提拔
新京报· 2025-07-15 11:18
人事任命 - 孙道寻被任命为苏州市吴江区副区长并代理区长职务 [1] - 孙道寻1981年11月出生 拥有在职研究生学历和硕士学位 中共党员 [2] - 孙道寻曾任昆山市委常委 昆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党工委书记 玉山镇党委书记等职 [2] 地区经济背景 - 昆山被称为全国第一县 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百强县(市)之首 [2] - 玉山镇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大关 2024年达到1135.1亿元 [2] - 玉山镇常年位居国内千强镇榜单第一位 2025年再次登顶全国经济最强镇 [2][3] 区域发展概况 - 吴江区区域总面积1176平方公里 2024年常住人口157.52万 [3] - 吴江区拥有1个国家级开发区和1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2个省级高新区 [3] - 吴江区是苏州主城区面积最大的板块 下辖7个镇和4个街道 [3]
2025镇域经济500强、西部100强揭晓 四川14个建制镇入围全国500强 33个建制镇入围西部100强
四川日报· 2025-06-08 01:26
镇域经济排名及区域分布 - 2025镇域经济500强榜单中四川14个建制镇入围,在全国省(区、市)中排名第8位,较去年上升3位 [1] - 绵阳入围数量最多共8个镇,其中三台县潼川镇、梓潼县文昌镇为新上榜 [1] - 西部100强榜单中四川33个建制镇入围,绵阳13个镇上榜数量最多且3个镇进入前20名 [1] - 成都彭州市丽春镇(低空经济)和绵阳市盐亭县巨龙镇(化工产业)为今年新增入围镇 [1] 区域经济发展态势 - 四川镇域经济处于上升期,绵阳呈现强镇并起、你追我赶的发展态势 [2] - 遂宁、眉山等地区发展潜力较大,达州、南充、泸州等市实现新突破 [2] 镇域经济发展建议 - 研究机构建议打造"五个一"镇域产业发展新生态:主导产业方向、链主企业、核心产业园区、公共品牌、扶持政策 [2] - 推动五大要素优化:土地要素存量盘活与弹性供给、数据要素共建共享、技术要素下沉转化、资金要素多元融资、人才要素本地培育与柔性引进 [2]
2025中国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发布 揭晓500强榜单
中国经济网· 2025-06-05 09:23
镇域经济评价体系 - 评价体系涵盖经济实力、产业能力、消费活力、城乡合力四个维度,包含4个一级指标和16个二级指标[1] - 经济实力指标包括地区生产总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上工业总产值、经济发展潜力[2] - 产业能力指标包括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各类市场主体数量、规模以上服务企业数量、创新型企业数量[2] - 消费活力指标包括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商业网点密度、A级及以上景区数量[2] - 城乡合力指标包括城乡居民收入比、获国家认证农产品数量、公共服务设施数量、电商发展成熟度[2] 镇域经济发展现状 - 全国500强镇中2023年GDP超500亿元的建制镇有20个,规上工业总产值超1000亿元的有18个[3] - 全国500强镇中规上工业企业超300家的镇达49个,规上服务业企业超100家的镇达83个,创新型企业超200家的镇达186个[3] - 中部百强镇中GDP超100亿元的镇有32个,西部百强镇中GDP超100亿元的镇有26个[3] - 中部百强镇中规上工业总产值超100亿元的镇达36个,西部百强镇中达38个[3] 镇域经济发展策略 - "三融"方略包括融城、融产、融农[3] - 融城策略要求近郊镇融入都市圈,远郊镇融入县域经济共同体[3] - 融产策略强调纵向嵌入重点产业链,横向实现产业协作[3] - 融农策略包括延伸农业全产业链和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通[3] 镇域经济现代化建议 - 通过"五个一"工程构建产业新生态,包括选准主导产业、培育链主企业、建设核心园区等[4] - 创新治理模式需理顺县镇权责,探索园镇协同治理机制[4] - 优化资源配置需盘活土地存量、共享数据资源、推动技术下沉等五类要素[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