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酒店运营逻辑转变
icon
搜索文档
外资五星酒店摘牌潮来了?
虎嗅· 2025-09-01 00:06
近期高星酒店摘牌事件 - 厦门威斯汀酒店近期摘牌 未发布正式公告且无缓冲期 引发住客赔偿讨论 [2][4][5] - 镇江 无锡 徐州三家凯悦酒店于6月20日集体摘牌 全部转为苏宁银河国际酒店自营 其中镇江苏宁凯悦为341米全球最高凯悦 无锡苏宁凯悦为328米地标建筑 [7][8][9][10][11] - 南昌绿地华邑酒店(原全球最高华邑品牌)于2025年5月31日停止使用华邑品牌 由本地沃尔顿酒店集团接手 [13][14][15] - 广州增城保利皇冠假日酒店于4月更名为保利郡雅酒店 回归保利商旅自营体系 系保利半年内第二次与洲际集团分手 [17] 摘牌潮背后驱动因素 - 摘牌酒店业主多为地产企业或经营不善巨头 受行业下行 紧缩及断臂求生策略影响 [22][23][24] - 2020年以来外资五星酒店普遍挂牌出售但成交稀少 如苏州狮山悦榕庄及悦椿挂牌价不足百万人民币 形成有价无市局面 [25][26][28] - 外资品牌管理成本高企 包括基础管理费 激励管理费 品牌标准改造及硬件软件更新投入 对现金流紧张业主构成压力 [30] - 品牌方与业主期望值分化:品牌方坚持全球标准 业主更关注本地盈利能力和现金流 甚至接受牺牲品牌效应 [31][32][33] - 本土酒管团队具备成本优势 挂牌费低廉且流程灵活 如苏宁三家凯悦摘牌后吸引亚朵 维也纳等本土品牌接洽改造 [34][35] - 地产集团通过旗下酒店管理子公司(如保利 绿地)加速自我消化酒店资产 [36] 国际酒店品牌在华战略调整 - 国际品牌仍看好中国市场潜力 例如厦门翔安片区将于年底新开南洋威斯汀酒店 由印尼能源巨头(资产近50亿美元)投资建设 [40][41][42] - 品牌方积极下沉中端及轻奢市场:洲际智选假日推出5.0"破晓"模型强调建造效率与投资回报 瞄准与亚朵 全季竞争 [44] - 希尔顿在大中华区超700家在营酒店 其中本土化欢朋超400家 花园近100家 [45] - 凯悦通过嘉轩 嘉寓等精选服务品牌聚焦交通枢纽与新兴商圈 并与首旅如家合作推进逸扉品牌 [46] - 行业逻辑从地产导向(勾地 抬升地价)转向运营导向(盈利 获客) 核心指标变为现金流与内部收益率(IRR) [48][49] - 品牌方需通过会员体系与直连渠道有效导流 并以低改造成本与弹性标准提升收益确定性 [50] - 消费者决策更注重体验与价格的可预期性 [51]
五一前奇景:酒店中国人不如老外多?
虎嗅· 2025-04-23 06:02
行业趋势 - 今年五一期间高星酒店整体入住率和每日房价均超过去年同期水平 [2] - 订单来源中国内消费情绪一般但外国客人数量显著增加占比达50% [2][4] - 广交会与五一假期重合导致广深港地区酒店出现满房状态 [5][7] 区域表现 - 深圳高星酒店受益于华为比亚迪等企业带来的海外商务客户大会小会不断 [3] - 广州因广交会吸引大量中东俄罗斯客群一个团可预订数十间房 [5][6] - 苏州酒店外国客人比例直线上升因复活节与五一假期衔接形成客流叠加 [8] 客户特征 - 外国客人消费能力较强起步选择迷你套房且入住时长普遍达3-5晚 [9] - 欧美及中东客群偏好行政酒廊房型以满足商务会议需求 [27][28] - 国内客人多选择基础房型且以周末亲子游为主 [9][10] 政策影响 - 过境免签政策从6天放宽至10天并允许跨省游玩覆盖24个省份 [14] - 政策放宽后杭州等地酒店出现转机过境旅客顺便游玩数天的情况 [15] - 免签政策及国际活动如广交会共同推动入境客流增长 [13] 市场结构变化 - 中国从货物贸易顺差转向服务贸易逆差缩小趋势 [34][36] - 高星酒店运营逻辑需从依赖国内高净值游客转向全球客源 [26][32] - 外国商务客群成为高星酒店实打实的长期高消费客户 [32][42] 国际因素 - 印度中东俄罗斯非洲商人因国际生意机会增加带翻译及样品来华采购 [21][24] - 类似日本汇率下降的消费逻辑外国客群利用关税差异来华旅游购物 [25] - 国际品牌酒店如希尔顿洲际万豪等因地段服务及价格优势受青睐 [29] 未来展望 - 外国客群从商务考察逐步延伸至旅游及家庭重复访问 [41][44] - 政策签证及语言环境进一步优化将释放中国酒店业增长潜力 [44][45] - 高星酒店将成为外国客群增长趋势中的核心受益者 [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