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胀循环

搜索文档
中国利率周期上行兼论长期利率结构变化
2025-09-11 14:33
**行业与公司** * 行业聚焦宏观经济与利率周期 涉及中国整体经济转型、利率结构、通胀环境及全球制造业定价[1][2][8] * 核心讨论中国从债务驱动型增长模式向高质量发展模式的转变 及其对资本市场和利率的深远影响[1][3][5] **核心观点与论据** * 中国经济正进行根本性转型 从依赖资本投入和低成本扩张转向高质量发展 减少产出、扩大消费、减少储蓄并改善贸易逆差 未来更注重资本回报而非规模扩张[1][3] * 中国将通过资产价格扩张推动消费 而非依赖债务 利润扩张带动资产价格上涨 从而推动消费 类似于美国通过高利润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1][3] * 当前处于超级大周期的底部 利率、经济周期和资产价格都处于低点 预计未来随着价格复苏 利率也会随之上升[1][3] * 供给约束推高企业ROE水平 推动经济呈现强自由现金流特征 从而推动资产价格上涨 迎来一个非常大规模且长期的牛市[3][4][5] * 当前利率上行周期的特点是价格复苏带动总量扩张 价格企稳后总量将随之上升 推动整个利率结构向上变化 长端利率(如30年期国债)反映会更加明显[1][6] * 当前经济环境下实际利率水平相对较低而通胀水平相对较高 反映了产出具有垄断特征 存在超额利润 这些利润推动居民薪酬增长 经济逐步转型为消费主导型[1][7] * 中国脱离全球化过程中的通缩循环 进入通胀循环阶段 将更多参与全球制造业定价 摆脱美国需求控制[2][8] * 中国未来的利率中枢不应低于2010年至2019年的平均水平 十年期国债利率中枢应在3%以上[2][9] **其他重要内容** * 美国构建的全球化本质是非美国家让渡消费主权给美国 逆全球化趋势下 中国逐渐脱离此模式实现自身需求技术可控[10] * 一旦中国价格恢复 将导致全球利率中枢上升 若美国触发通胀 中国及其他国家也会面临更高通胀压力 从而推升全球整体利率水平[10] * 此轮股票市场表现出资产价格复苏推动经济复苏的机制 与以往债务推动经济复苏的模式不同[6]
【世界说】美媒:企业无力承担关税成本只能美国消费者买单 几乎所有商品都更贵
搜狐财经· 2025-08-18 11:20
关税政策影响 - 美国对数十个贸易伙伴征收10%至41%不等的关税[1] - 关税将美国进口商品平均税率推高至18%以上 达1934年以来最高水平 较2025年1月的2.4%大幅上升[4] 消费品价格变化 - 生鲜农产品价格预计上涨7%[4] - 鞋类价格短期预计飙升40%[4] - 服装成本可能上涨38%[4] - 新车平均价格或跳涨5800美元[4] 企业应对措施 - 阿迪达斯 史丹利百得 宝洁等公司计划或已将部分关税成本转嫁消费者[5] - 沃尔玛 美泰 孩之宝警告关税可能导致消费者面临更高成本[5] - 企业进行裁员或重组供应链以应对关税成本[5] 消费者行为变化 - 低收入家庭在餐馆和旅行消费支出开始放缓[5] - 家庭可能越来越依赖借贷维持原有生活方式[4] - 关税负担最沉重落在低收入和工薪阶层家庭[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