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规发福利

搜索文档
一些地方违规发福利、突击花钱 过紧日子需强化监督
第一财经· 2025-09-06 06:01
地方政府过紧日子执行问题 - 20多个省份审计报告发现地方政府存在过紧日子要求执行不严的问题[1] - 部分省份部门单位违规发放实物福利、超标准支付专家费等涉及金额164.16万元[2] - 无预算、超预算、超标准支出或转嫁费用成为重灾区[2] 违规支出具体案例 - 湖南省17个部门超标准超范围支出涉及金额约7881万元[2] - 广东省6个部门和2家所属单位转嫁费用等涉及约739万元[2] - 辽宁省8个市50个乡镇无预算超预算列支"三公"经费约393万元[2] - 内蒙古6个部门"三公"经费问题涉及约284万元 会议培训问题涉及约139万元[2] 预算管理制度缺陷 - 现行预算管理制度和程序导致部分违规行为责任不在部门单位[3] - 公用经费定额标准不够科学合理 未体现部门行业特点及支出需求[4] - 项目支出定额标准体系建设滞后 导致小项目大预算问题未根治[4] 突击花钱现象 - 河北省6个部门7家所属单位年底超进度支付虚列支出约1012万元[4] - 内蒙古3个部门年底突击花钱约690万元[4] - 天津市4家单位提前支付合同款或充值加油卡386.7万元[4] - 重庆市8个区县部分单位年底通过提前支付合同款等方式突击花钱[4] 预算编制流程问题 - 预算编制启动时间早于经济工作部署 导致调整时间紧迫[6] - 上级转移支付不能及时下达造成项目不确定性和资金不到位[6] - 部分地方主观申请超出实际需求的"大预算"[6] 履职事务外包问题 - 广东省2个部门和2家所属单位违规将履职事项外包涉及约6482万元[7] - 内蒙古6个部门将自身职能工作委托第三方实施支付约1488万元[7] 监督机制改进建议 - 建议提高财政预算透明度 公开预算执行过程[7] - 建立公众参与的外部监督机制[7] - 加大对党政机关过紧日子落实情况监督检查力度[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