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历史真相

搜索文档
还原历史真相最有力的证据(以物鉴史)
人民日报· 2025-09-20 22:00
陈列馆历史与使命 -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于1985年8月15日正式开放 2025年是开放40周年和新馆建成10周年[5][6] - 核心宗旨为"让历史说话 用史实发言" 致力于揭露真相和传承历史[5] - 陈列馆坚持学术立馆 以抢救历史的紧迫感面向全球搜集日本侵华细菌战罪证[6] 731部队罪行揭露 - 731部队1933年在哈尔滨设立 秘密进行细菌武器研制和实施细菌战[5] - 部队建立得到日本政府 日军大本营 关东军及医学院校的勾结配合 属有组织有预谋的国家犯罪[5] - 为加速细菌战实施 部队进行惨无人道的人体实验 犯下反人类暴行[5] 罪证搜集与研究成果 - 组织力量寻访190余名劳工 收集数千件文物[6] - 1998年启动跨国取证行动 累计采访40余名原队员 留存423小时口述影像 搜集30余万页罪证档案[6] - 1997年在黑龙江省档案馆发现"特别移送"原始档案 被日本作家称为证明人体实验的铁证[6] 重要罪证文物 - 石井四郎赠予731部队卫生兵大川福松的军刀 是人体实验暴行的直接证据 工作人员历经8年跨国取证征集回国[8] - 《关东军防疫给水部留守名簿》记载3497名部队成员信息 从日本国立公文书馆获取 为研究部队规模人员构成提供一手资料[8] - 日本6支细菌战部队的留守名簿全部入藏该馆 成为揭露罪行最有力证据[8] 展览设计与影响力 - 新馆2015年建成 旧址整体开放面积达25万平方米 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二战灾难题材纪念馆[7] - 展览分6部分系统揭露日军罪行 以简单朴素真实可信理念 通过文物史料影像集群展示[7] - 展览设计直击人心 序厅用六种语言书写"反人类暴行" 利用光线对比和场景还原营造凝重氛围[9] 未来发展计划 - 731部队罪证旧址真实性完整性符合世界文化遗产标准 正积极推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9] - 同步推动细菌战档案申报世界记忆名录 承载记录罪行祈愿和平的重要责任[9]
新加坡学者向中国捐赠日本侵略战争史料
新华社· 2025-09-20 13:39
史料捐赠核心内容 - 新加坡历史学者林少彬向中国历史研究院图书档案馆捐赠64份日本侵略战争相关史料 包括卷轴 画集 明信片套组等形式 涵盖近4000张照片 图画 地图及军邮明信片 [1] - 史料均来自日本 主要涉及中国战场 揭示日本扩张野心及美化战争行径 包含二战期间日本国内战争画展图册 通过夸张呈现战斗场景和回避惨烈伤亡来扭曲真相 [1] - 捐赠仪式于9月18日举行 中国驻新加坡大使曹忠明向林少彬颁发捐赠证书 [1] 史料学术价值 - 《大南方资源地图》描绘各地农林渔矿资源 地图范围延伸至印度 新西兰 澳大利亚 表明日本蓄谋侵略扩张的野心 [2] - 史料为日本自己整理的有关其发动侵略战争的第一手资料 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 [2] - 受赠方将尽快完成清点与整理 推动学界与公众广泛利用 [2] 捐赠者背景与研究 - 林少彬自20世纪80年代起通过日本旧书店 官方数据库等渠道广泛搜集二战时期日本史料 [2] - 近10年研究重点为二战期间日本在东南亚的细菌战部队冈字第九四二〇部队 与中国学者王选合著《日军冈字第九四二〇部队》于今年出版 [2] 社会反响与历史意义 - 新加坡舞蹈家吴丽娟出席仪式 其父亲于1945年9月被日军杀害 认为在9月18日见证史料捐赠意义深远 [2] - 史料揭示侵华日军"鲜为人知的阴谋" 展示日本如何利用宣传扭曲真相和动员国民参战 [1] - 希望通过数字技术与世界各国学者共同利用史料还原真相 以史为鉴保卫和平 [1]
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主题国际研讨会在京举行
人民日报· 2025-08-25 22:27
学术活动与出版 -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牵头发布《日本侵华战争及其战后遗留问题和影响》《事实与真相——解读日本第二次侵华战争》两部学术著作中外文版本 [1] - 著作采用多语种形式出版 为国际社会揭示历史真相提供学术支撑 [1] - 来自中国日本10余家科研院所高校的70名专家学者参与研讨会 [1] 研究内容与意义 - 著作基于详实史料和严谨论证 揭示日本军国主义侵略本质及战争罪行的深远危害 [1] - 研究涵盖日本侵华战争及其战后遗留问题的多角度跨学科分析 [1] - 学术活动旨在还原历史真相 维护国际正义并捍卫和平成果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