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西湖十景
icon
搜索文档
浪涌钱唐,湖起东南:一部西湖写就的杭州史
经济观察报· 2025-09-02 02:26
杭州历史与西湖形成 - 杭州拥有8000年人类活动史 新石器时代跨湖桥遗址发现7500年前独木舟(中华第一舟)及世界最早漆弓和中国最早草药罐[2] - 5000多年前良渚文化以玉器为特色 玉器用于通神辟邪和权力象征 良渚所在余杭名称源于大禹南巡弃船典故("余留一船")[2] - 先秦时期西湖尚未形成 仅为钱塘江入海口小海湾 当地居民为断发文身的越人 属吴越争霸区域[3][4] 西湖地质演变 - 秦汉时期西湖由海湾演变为潟湖 钱塘江泥沙堆积和海浪冲击形成沙坝隔绝海水[5] - 秦代西湖仍与江海相通 秦始皇曾在此遭遇风浪 宝石山存有秦始皇缆船石[6][7] - 东汉华信修筑海防大塘(宝石山至万松岭)彻底隔绝西湖与钱塘江 西湖转为淡水湖[10][11] 城市发展与运河作用 - 隋开皇九年(589年)首次设立"杭州"地名 大业六年(610年)隋炀帝凿通江南运河(杭州段) 打通中原通道奠定经济基础[12] - 五代吴越国定都杭州 实施保境安民政策 86年治理使杭州成为全国经济文化重镇 欧阳修记载"十余万家环以湖山"的繁荣景象[13] - 吴越王钱镠设千人"撩湖兵"专事西湖疏浚 为最早专职治理团队[13] 南宋都城与经济 - 南宋绍兴八年(1138年)定都杭州(临安府) 成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皇城方圆九里 外城达数十万户超百万人口[16] - 商品经济高度繁荣 临安城商肆林立"买卖昼夜不绝" 瓷器为重要贸易商品 汇集全国窑口产品并通过运河分销[17][18] - 货币体系包含圆形方孔钱、金银锭及纸币(交子) 临安城有百余家金银铺 在锭上刻工匠名和成色以建立信誉[18] 西湖治理与文化景观 - 北宋苏轼元祐五年(1090年)大规模疏浚西湖 修建苏堤并治理六井 解决杭州旱涝问题[20] - 南宋形成西湖十景(苏堤春晓、曲院风荷等) 代表四季时辰气象景观精华 1699年康熙南巡御赐题名确立官方地位[22][23] - 投龙简祭祀习俗自唐代延续 吴越王钱镠914年投金龙银简祈雨 1950年代出土鎏金铜龙及银简现藏浙江省博物馆[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