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粮于地战略

搜索文档
端牢中国饭碗不惧极端天气
经济日报· 2025-07-30 22:17
农业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 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农业防灾减灾救灾体系以应对极端天气对粮食安全的威胁 确保粮食稳定供应 [1][5] - 今年遭遇局部干旱和区域性洪涝双重考验 夏粮实现稳产丰收 秋粮丰收仍需突破多道关口 [1] - 需加强重大病虫害防控 增强农业气候韧性 [1] 藏粮于地战略实施 - 通过建设高标准农田和水利基础设施提供基础保障 已建成超过10亿亩高标准农田实现旱涝保收 [2] - 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采用秸秆覆盖和免耕播种提高降水利用率 [2] - 优化种植结构 干旱区推广耐旱作物 易涝区发展稻渔共作等生态种养模式降低减产风险 [2] 农业科技创新应用 - 农业科技贡献率突破63% 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5% 显著增强防灾减灾能力 [3] - 培育耐旱水稻和抗涝玉米等抗逆新品种 智慧农业通过卫星遥感和大数据实现精准监测 [3] - 智能农机提高作业效率 需重点落实大面积单产提升关键措施促进均衡增产 [3] 农业保险保障机制 - 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全国铺开 保障水平最高达种植收入80% [4] - 保险责任涵盖自然灾害、病虫害及价格波动导致的收入损失 [4] - 当前存在定损难度大和拖欠补贴等痛点 需优化险种设计和理赔服务 [4] 粮食储备与应急体系 - 建立政府储备为主、企业储备为辅、家庭存粮为补充的三级储备体系 [5] - 企业库存可与政府储备形成互补 缩短应急响应时间提高供应可靠性 [5] - 覆盖储运加工配送供应各环节的应急保障体系在灾害中展现强大韧性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