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语言编程

搜索文档
对话吴穹:软件开发的终局,是我们将迎来自己的“黑灯工厂”
AI科技大本营· 2025-09-15 00:50
软件工程方法论本土化 - 西方敏捷方法论在中国出现水土不服 因国内企业文化偏管控型 强调令行禁止的确定性 而西方崇尚试错和自组织[6][12] - 需将敏捷核心思想与本土实践结合 基于第一性原理重新设计适合中国土壤的农具 而非照搬最佳实践[7][14][15] - 华为在落地IPD时做了管理变革和创新 体现本土化必要性[13] - 推出Adapt方法论框架和《敏稳兼顾:数字化研发管理实战》著作 总结规模化敏捷本土落地经验[15] AI对软件工程的冲击 - AI工具存在悖论:对员工是摸魚神器 对老板却是提效神器 两者本质矛盾[9][35] - 生产力变革触及生产关系根基 需解决员工为何使用AI为公司创造价值而非提前下班的管理问题[9][35] - 私域知识质量差是AI应用短板 大多数软件开发项目有独特金融软件或电商系统实现方式等私域知识[18] - 上下文缺失是AI发挥作用的重要阻碍 老系统缺乏历史信息或历史上下文[18][20] - AI在代码补全场景高效 因已有明确修改点和意图上下文 但让AI纯粹处理任务则需大量上下文[19][20] - 短期困难包括AI幻觉和上下文不足 导致团队效率提升数据在10%-20%体感误差范围内[20] Agent专业化趋势 - 不会有通用Agent 最终会分化成专用Agent 如金融Agent 测试Agent 重构Agent[24] - 工程生产线需差异化 如特斯拉造车产线不会用于生产飞机 否则不经济[24] - 开发语言进一步专业化 自然语言编程提升抽象层次 但最终会出现领域特定语言(DSL)[25][26] - 描述和Agent都会分化 形成更专业化生产线[27] 组织管理变革 - 未来组织是1+N模式 即1位人类小队长带领N个AI特工协同工作[35][38] - 需把Agent当成员工管理 建立注册 KPI考核 任务冲突调解等管理机制[24][35] - 考核体系变化 人的效能不再是个人产出 而是带领多少Agent产出多少[38][42] - 兵种主建 战区主战 类似国家军事改革 在职能线上叠加交付型组织[30] - 科技团队不能孤立谈管理 需与PMO 财务等职能部门深度卷入 为整个公司治理服务[47] 技术债与质量管控 - AI可能加速技术债累积 如果过分强调效率或代码行数等指标 会导致低质代码更快产出[53] - 使用得当AI反而减少技术债 如AI生成单元测试能力非常强 形成自闭环[54] - 布设单元测试像铃铛 代码被不该改的地方触碰就会报警[54] - 需传统度量体系感知质量 如交付效率 缺陷修复时间 代码重复度等[53] 工具与平台演进 - 知微工具平台将Adapt方法论理念变为数字化工具 如分层需求体系 多维组织架构[49] - 知微是可配置零代码平台 像高级定制西装 根据客户情况量体裁衣 而非定制开发或盒装软件[52] - 知微会逐渐中台化 大模型也是其用户 通过API调用 成为组织流程资产中心[60] - 未来IDE和CLI是主入口 界面越来越少 因AI改善工具使用 根据工作上下文自动操作[60] 程序员能力重塑 - 未来重要能力是对AI的了解和沟通协同能力 需学会与AI有效沟通[66] - 程序员需放下对AI戒备和抵制 进行心理角色转换 从种地变为地主[77] - 与人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变得非常重要 需补强[78] - 对业务理解至关重要 程序员现在创业更容易[78] - 有技术底色的程序员更具优势 因懂技术细节可不关心 但产品经理压根不懂则难做精准判断[74] - 马斯克 扎克伯格 比尔·盖茨等有编程能力者最终成为顶尖产品缔造者[75] 行业长远展望 - 软件工程终极图景是黑灯软件工厂 AI自主编码 人类负责指挥和规划[9][81] - 软件不会用后即弃 因承担产生数据使命 有长生命周期 形成领域知识[80][83] - 软件行业类比制造业 产能飞跃后可能解决更高阶问题 产生新需求 如星际旅行 可控核聚变 智能医药[82][83] - AI颠覆原有冯·诺依曼架构 LLM是全新概率引擎 从确定性输出变为合理可能结果 拓展软件能力边界[61][62] - 软件边界和形态发生变化 从服务顾问变为直接服务用户 从确定性软件变为能给出不确定结果的软件[63] - 测试和质量过程都需改变 因软件给出不确定结果[64]
AI也能写代码,“让软件开发工作变得更高效”
观察者网· 2025-07-29 03:46
AI编程工具发展现状 - 国内外AI编程工具快速发展,如Anysphere的Cursor、GitHub Copilot等已实现代码对话、补全、编辑等功能 [1] - 国内企业如商汤科技、阿里巴巴、科大讯飞展示了多款AI编程工具,可在不同层级辅助开发者提高效率 [1] - 科大讯飞的星火飞码iFlyCode基于星火代码大模型,具备智能问答、代码补全生成、优化及测试单元生成等功能 [1] - 阿里云的通义灵码具备自主决策、环境感知等能力,可端到端完成编码任务 [1] 商汤科技代码小浣熊 - 代码小浣熊支持基于AI大模型的代码对话、补全、编辑和MCP配置,覆盖软件研发全流程 [3] - 该工具已应用于互联网软件公司、金融、教育等行业,帮助开发者编写代码、补全问答及测试用例 [3] - 可从三个层面提供帮助:提高个人效率、降低端到端流程沟通成本、梳理企业存量代码避免重复开发 [3] - 贯彻人机协同方向,通过智能体在子环节帮助开发者提高效率,特别是系统层级软件研发 [5] AI编程工具效果差异 - METR研究显示AI辅助编程可能使资深开发者任务完成时间增加19%,而非预期的减少24% [5] - 速度变慢主因是需检查纠正AI建议,但对初级开发者和不熟悉代码库的工程师仍能提高效率 [5] - 商汤发现经验较少开发者更依赖代码补全功能,资深开发者则更多将大模型用作系统或搜索引擎 [6] 自然语言编程前景 - 自然语言编程让编程更简单直观,但人类语言的复杂性和模糊性增加了技术开发难度 [6] - 未来可能构建基于自然语言同时具有标准语法的编程语言,进一步降低编程门槛 [7] - 资深程序员仍愿使用AI工具,因其让开发工作"变得更轻松",开发者会选择更省力的路线 [7]
独家|专访吴承霖,PH周榜冠军Coding Agents完成亿元融资,零推广月收百万美金,开源OpenManus
Z Potentials· 2025-03-25 02:34
公司融资与产品表现 - DeepWisdom完成亿元级融资 旗下智能体产品mgx dev以零推广首月实现百万美元ARR 连续四周占据Product Hunt全球榜首 [1] - MGX产品ARR增长速度可能是中国历史最快 未投入任何宣传费用 [3][45] - 团队开源项目MetaGPT OpenManus等总star数超过13万 [1] 创始人背景与理念 - 创始人吴承霖高中时期受哲学思考驱动 转向计算机领域追求"通用求解器"目标 [4][6][7] - 早期实践包括用自动机器学习构建金融交易机器人 大学阶段实现经济独立 [6] - 在华为期间推动核心产品贡献 参与Open vSwitch等开源项目 其母公司Nicira以12 6亿美元被收购 [8] 技术架构与产品定位 - MGX定位为自然语言编程平台 解决MetaGPT产品化问题 架构分为智能体操作系统 IDE 应用生产分发三层 [23][24][25] - 应用场景包括个人网站搭建 临时需求解决(如活动策划 数据分析) 未来可能取代固定APP模式 [27][28] - Benchmark显示MGX优化版得分90+ 显著高于竞品Bolt(20分)和Lovable(20分) [46][47] 开源与学术循环机制 - OpenManus由4名本科毕业生3小时内完成 体现团队学术循环效能 [3][14][40] - 学术循环依赖三大要素:批判性思维 内在驱动力 标准化流程(SOP) [12] - 开源被视为文明最大杠杆 通过原子化增量改进推动技术进步 [9][10][15] 行业趋势与竞争分析 - AI短期内将影响数据分析师 前端工程师等岗位 但不会颠覆大型软件公司 [11][54] - 自然语言编程可能使结构化思维取代特定语言技能成为编程核心 [54] - 对比Claude和DeepSeek开源模型 指出后者R1版本存在幻觉控制难题 [53] 团队管理与文化 - 组织架构极度扁平 无固定职级 决策由团队协商推进 [48][51] - 管理核心强调无权威文化 鼓励批判性思维 以"谁行谁上"为原则 [50][51] - 当前挑战在于人才稀缺 需高自驱力与批判性思维兼备成员 [56][57] 发展路线与规划 - Foundation Agents论文将定义几十项核心任务 目前完成5项 [55] - 面临组织带宽限制问题 需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并发处理能力 [55] - 长期目标是通过代码和强化学习优化系统效果 打造最佳问题解决机器 [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