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肤感
icon
搜索文档
深度 | 卷完功效后,“肤感”成下一轮美妆竞赛关键词?
FBeauty未来迹· 2025-05-29 13:08
美妆行业感官经济竞争态势 - 感官价值成为评价美护产品优劣的重要标准,直接影响消费者的第一印象、购买决策和复购行为[2] - 行业出现香氛型洗护爆发、护肤品质地迭代、防晒品类肤感升级等趋势,品牌在感官层面加大投入以展现竞争力[2] - 与功效平行的"肤感竞赛"倒逼美妆公司加大对质地、香味和触感等属性的研发投入,对高端品牌围绕奢华肤感建立的护城河形成挑战[2] 肤感的科学定义与评估体系 - 肤感指皮肤接触产品后"触"(初始触感)、"融"(涂抹变化感知)、"护"(持久肤感评估)三个阶段的综合体验[4][5] - 品牌通过建立独立评价体系,从延展性、顺滑感、阻力感、吸收速度等维度设计感官方案[5] - 肤感测评需考虑地理气候差异(如哈尔滨与三亚消费者对产品厚度的评价不同)、皮肤类型(油皮重清爽度、干皮重保湿性)及使用后的持续效果等复杂因素[16] 美妆肤感发展阶段演变 - 行业经历从无感官意识、经验主义主导的"肤感欺骗"、功效至上牺牲肤感,到当前感官与功效协同进阶的五个阶段[8] - 现阶段感官科学兴起,感官创造独立的情绪价值和功效价值,成为打破同质化竞争的关键因素[8] - 新一代消费者肤感需求变化(如从偏爱滋润转向清爽易吸收),推动品牌在感官层面寻求差异化[10] 肤感科研的技术难点与解决方案 - 肤感测量难题包括受地理环境、皮肤状态影响大,传统依赖人工受试者的方法效率低且局限性明显[15][16] - 外资企业如宝洁通过专利生物仿生皮模型、HAPSense肤感测试仪等智能化工具实现肤感即时量化,提升研发效率[18][19] - 国货品牌通过建立独立肤感实验室、与第三方科研机构(如巢归研究院、一苇测评)合作深化肤感设计,但在原料种类和体系成熟度上仍有发展空间[21][22] 肤感与品牌价值的未来关联 - 肤感升级为品牌创造超越功能的情感体验,通过"通感"表达(如果冻质地关联食物)提升产品趣味性和场景化吸引力[22][23] - 肤感与功效协同增效,激发消费者对产品功效的联想,成为"好用"(功效)与"爱用"(肤感)的关键结合点[25] - 行业开始探索肤感数据库与AI分析,但品牌在肤感描述上存在词汇同质化(如"极致""清爽"),需加强科学传播与创意表达以建立标志性心智符号[2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