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贤能制

搜索文档
李录:中国未来20年的经济大趋势
首席商业评论· 2025-09-04 03:44
中西方的历史文化差异 - 中国地理环境被喜马拉雅山脉和蒙古草原分隔 形成独立发展的农业文明 拥有长江黄河冲积平原这片最肥沃适宜农耕的土地[7][8] - 中国在2400年前商鞅变法中首创政治贤能制 打破血缘世袭 根据功绩能力分配政治权力 释放集体潜力 建立精密官僚体系[11][12] - 欧洲地理被山脉河道分割成小国 政治权力长期依靠血缘关系遗传 未能发展任人唯贤体系[13] - 欧洲距美洲仅3000英里(中国距美洲6000英里) 地理优势使其偶然发现新大陆 逃脱马尔萨斯陷阱 获得广阔肥沃土地[15][16] - 地理大发现引发启蒙运动和科学革命 自由市场与现代科技结合产生经济贤能制 释放个体潜力 实现持续复利经济增长[17][20] 中国的现代化历程及经济奇迹 - 1978年邓小平转向学习美国市场经济 开放国门 中国开启40年超高速增长 实际GDP复合增长率9.4% 累计增长37倍[25] - 增长动力包括全球化、WTO红利、数亿年轻劳动力融入全球、努力工作重视教育的文化传统及借鉴他国经验[26] - 独特"三合一市场机制":中央政府制定战略 地方政府像企业一样竞争提供总部服务(土地、基建、劳动力等) 企业抓市场机遇[29] - 该模式创造超高增长同时 也导致贪腐、环境污染、地区恶性竞争、贫富分化和高债务依赖等弊端[30] - 2018年最终消费对GDP增长贡献率达76.2% 资本形成总额贡献32.4% 净出口贡献-8.6% 经济对出口依赖显著降低[37] 经济发展阶段与中国位置 - 中国过去几年越过刘易斯拐点 进入经济发展成熟黄金阶段 工资、消费、投资呈现加速增长趋势[42][43] - 该阶段工资上升引起消费上升 储蓄投资水平上升 公司利润上升 形成正向循环 打造中产阶级消费社会[42] - 中国研发支出占GDP比例达2.13% 远超人均GDP相近国家(巴西1.27% 泰国0.78% 墨西哥0.49%) 甚至高于人均GDP为其2-3倍的国家[57] - 中国城市化率仅55%(含1.8亿无户口农民工) 计划以年率1%推进 未来20年新增3亿消费者[59] - 国民储蓄率高达45% 为投资和消费提供资源 且债务主要为内债本币 引发金融危机可能性低[60][61] 中国经济增长潜力 - 中国去年毕业750万大学生 其中470万为STEM专业(美国约50万) 即将享受巨大工程师红利[55] - 资本市场改革推出科创板注册制 旨在调整融资结构(当前债务融资占80-90%) 提高股权权重和融资效率[62] - 参考东亚儒教经济体经验:日本人均GDP达1万美元后24年平均复合增长6.1% 韩国达1万美元后24年平均增长4.7%[67] - 中国政府展现处理危机的灵活性和实用性 在从严治党与经济增长两大目标间调整优先顺序[65] - 政治稳定性和巨大统一市场得以维持 财富和生产性资产不会外流 社会具有适应性[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