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隔肿瘤防治

搜索文档
上海市胸科医院胸外科主治医师冯键:攻坚纵隔肿瘤早筛早诊,培育医疗新生力量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21 09:10
纵隔肿瘤疾病特征 - 纵隔肿瘤是胸腔两肺之间区域良恶性肿瘤的统称 包含胸腺上皮源性肿瘤、生殖源性肿瘤、淋巴瘤等类型[2] - 胸腺上皮肿瘤包括胸腺瘤和胸腺癌 是典型恶性肿瘤 以往发病率约为十万分之0.3[2] - 随着胸部CT肺癌筛查普及 纵隔肿瘤检出率可能超过以往认知的100倍[2] 临床表现与诊断 - 早期症状不明显 可表现为轻微胸闷、胸痛、咳嗽、吞咽困难或反复发热[4] - 约30%-50%胸腺瘤患者合并重症肌无力 表现为眼睑下垂、复视、上楼困难等症状[4][5] - 不推荐使用CT进行普遍筛查 但出现症状者应尽早进行胸部CT检查[5] 治疗方式演进 - 治疗方式取决于肿瘤性质和分型 良性肿瘤可单纯随访 淋巴瘤可采用系统性药物治疗[5] - 早期胸腺上皮肿瘤以单纯手术为主 恶性程度高的类型需联合化疗放疗[5] - 微创手术如胸腔镜、机器人手术成为主流 使患者创伤更小且恢复更快[5] - 免疫治疗在晚期胸腺癌患者二线治疗中表现出较好效果[6] 诊疗挑战与发展方向 - 鉴别诊断高度依赖医生经验 可能导致不必要手术[6] - 人工智能应用及外周血肿瘤标志物检测有望提高术前诊断准确性[6] - 晚期胸腺上皮源性肿瘤等类型治疗手段有限 需加强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6] 地区医疗差异 - 西藏地区因生活习惯等因素 患者较少体检 肿瘤发现时多偏晚期[3][7] - 对比沿海城市 西藏纵隔肿瘤就诊率较低且诊断时机滞后[7] 公共卫生与科普 - 常见误区包括认为胸腺瘤都是良性、没症状不用管、纵隔肿瘤难治等[9] - 需强调规范化诊疗 不同肿瘤治疗方式差异大 部分只需随访而部分需积极治疗[9] - 建议通过医生自媒体账号进行医疗科普 提高公众认知和防范意识[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