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空间微重力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空间站完成空间生命科学在轨实验任务 还刷新一项新纪录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8-25 01:52
空间生命科学实验进展 - 天舟九号货运飞船于7月15日携带23项科学实验物资上行中国空间站 开展在轨实验 空间生命科学实验已完成在轨任务 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1][11] - 实验包括探索微重力对人脑类器官结构功能的影响、骨骼肌前体细胞迁移行为及核酸脂质纳米药物细胞内转运规律 深化生物体生理病理认知 [4] - 科研人员通过生物技术实验柜完成自动培养、显微成像、样品固定等操作 航天员实施在轨取样和存储 样品位于低温存储柜 预计下半年随载人飞船返回地面 [13][15] 微重力环境下的科学发现 - 空间环境下脑细胞移动速度更快 可能促进脑组织细胞成熟或衰老 为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系统疾病提供新治疗思路 [2][6] - 骨骼肌前体细胞迁移速度明显变慢 骨骼肌再生时间整体推迟 不利于肌肉修复 [8] - 微重力环境下细胞对核酸药物的摄取效率明显提高 疾病相关蛋白表达水平快速下降 脂代谢疾病药物治疗效果显著提升 [2][8][10] 空间材料科学实验突破 - 中国空间站成功将钨合金加热至超过3100摄氏度 刷新国际空间材料科学实验最高加热温度纪录 [18][24] - 空间站微重力环境使熔融钨形成标准球形 利于精确获取物理化学性质 并避免合金成分分层 实现组织和成分高度均匀 [22] - 该实验验证无容器材料实验柜优异性能 积累超高温材料在轨数据 为钨合金设计及核工业、航空航天领域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26]
神舟二十号乘组在轨两个月 开展了哪些科学实验与试验?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6-26 02:08
神舟二十号任务进展 - 神舟二十号乘组已在轨满两个月 航天员陈冬、陈中瑞、王杰迅速适应微重力环境并完成与神舟十九号乘组的在轨交接 [1] - 4月25日实现中国航天史上第6次"太空会师" 两乘组于27日完成在轨交接 [3] 空间科学实验 - 开展国内首次涡虫空间再生实验 研究空间环境对涡虫再生形态发生和生理行为的影响 [5] - 利用生物技术实验柜开展链霉菌研究 包括生长、发育分化、生物活性物质合成等机制 [7] - 进行"信任与协同机制""视觉运动重力表征""元认知监控研究"等多项心理与行为测试 [7] 出舱任务 - 5月22日完成历时8小时的出舱活动 安装空间碎片防护装置并开展舱外设备巡检 [5] - 此次出舱为中国空间站建设以来第20次航天员出舱任务 [5] 航天员状态 - 三名航天员当前状态良好 各项空间科学实验正稳步推进 [7] - 使用超声诊断仪进行血管检查 并开展记忆滑动测试、力量测试等精细动作测量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