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移动支付安全
icon
搜索文档
抓获犯罪嫌疑人15名 网警侦破因支付密码简单而被盗刷案
央视新闻· 2025-08-21 01:56
案件概述 - 烟台公安网安部门破获一起因支付密码过于简单导致支付账号被盗刷案件 涉案金额近万元[1][3] - 犯罪团伙通过非法获取用户支付平台账号和身份信息 利用简单支付密码漏洞多次盗刷账户资金[3] - 公安机关成功抓获以张某某 王某某为首的15名犯罪嫌疑人 目前已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3] 犯罪手段与法律依据 - 犯罪手法涉及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并利用支付密码安全漏洞实施盗刷[3] - 根据《刑法》第253条 非法获取或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者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情节特别严重者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5] - 对履职或服务过程中获取信息并出售者从重处罚 窃取或其他非法获取信息行为按第一款规定处罚[5] 个人信息防护措施 - 需警惕"00"或"+"开头境外来电 400企业号码及未知来源电话[7] - 快递单据 票务凭证 银行账单等含个人信息资料需妥善保管或销毁[8] - 公共Wi-Fi可能存在钓鱼风险 应避免登录网银及网购账号[9] 支付安全实践 - 支付密码应避免使用生日 手机号或连续数字等简单组合[10] - 建议设置高强度密码并定期更换 非必要不开启免密支付功能[10] - 需定期检查第三方应用支付授权 移除不常用或不信任应用[10] 证件管理规范 - 出租 出借身份证或银行卡可能导致个人信息被用于不法活动[10] - 此类行为将带来重大法律风险 需严格管理个人证件使用[10]
支付要便捷也要安全
经济日报· 2025-05-03 21:56
免密支付问题 - 小额高频支付场景中免密支付节省时间但老年群体易误操作导致无法取消或退货 [1] - 中国消费者协会提示网络购物需谨慎使用免密支付以避免资金损失 [1] - 免密支付资金损失频发主因包括使用者警惕性低及支付链条责任边界混乱 [1] 平台与消费者责任 - 平台应明确告知免密支付开通条件、风险及取消方式并以醒目方式提示消费者 [2] - 消费者开通前需阅读用户协议避免为优惠草率开通并关注扣款通知 [2] - 监管部门需细化法律法规鼓励科技企业填补漏洞并升级监管手段 [2] 行业平衡点 - 移动支付便捷性不应牺牲安全性需找到便捷与安全的平衡点 [1] - 免密支付应促进互联网经济发展和优化消费环境释放正向价值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