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赁行业净息差收窄

搜索文档
2025年融资租赁公司分类别专题研究
联合资信· 2025-09-29 11:2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整体行业投资评级 但基于65家样本企业的信用级别分布 产业类租赁公司信用级别最高 其中AAA级别占比最高(18家) 综合类次之(13家) 地方国企类AA+级别占比较高(13家)[6][7] 核心观点 - 产业类租赁公司业务投放聚焦母公司核心产业 资产质量相对最优但盈利水平最低 受益于强大央企股东背景融资成本最低[4][7][28] - 地方国企类租赁公司业务以城投为主但正通过产业化转型寻求新增长点 资产质量好转且盈利增速最高但信用级别最低[4][9][32] - 综合类租赁公司业务多元化 头部多元化中小特色化 正减少城投业务并向服务集团主业转型 拨备覆盖率最高但盈利呈负增长[4][10][27] 业务投放策略 - 产业类租赁公司主要围绕集团核心产业开展业务 如产业类租赁公司A集团内部生息资产余额占比超99% 部分企业如产业类租赁公司B集团外业务占比超95% 少数如产业类租赁公司C建立多元化资产布局[7][8] - 地方国企类租赁公司业务仍以城投为主但清洁能源等产业化转型明显 如地方国企类租赁公司A清洁能源租赁资产占比从1.71%提升至12.71% 地方国企类租赁公司B清洁能源产业投放额占比从12.15%升至22.44%[9] - 综合类租赁公司业务多元化但正减少城投业务 如综合类租赁公司A城投业务占比从64.36%下降至55.22% 集团内业务从17.14%提升至36.74% 部分如综合类租赁公司B专注医疗卫生产业[10] 资产规模与增长 - 2024年末三类租赁公司平均资产总额增速均放缓 产业类从15.09%降至1.33% 地方国企类从16.02%降至11.31% 综合类保持约2.6%增速[11][13] - 产业类租赁公司2024年平均资产总额524.00亿元 地方国企类192.87亿元 综合类620.80亿元[15] - 所有者权益增速同步放缓 产业类从16.69%降至2.93% 地方国企类从21.26%降至10.96% 综合类从5.27%降至3.30%[14][18] 客户与区域集中度 - 产业类租赁公司单一客户集中度最高(2024年末26.30%) 接近30%监管红线但部分行业获政策豁免 地方国企类(11.04%)和综合类(8.92%)较低[16][19] - 地方国企类区域集中度最高(如地方国企类租赁公司C四川省内业务占比80.25%) 产业类与集团展业区域相关 综合类因多元化经营区域集中度最低[16][20] 杠杆与流动性 - 产业类租赁公司杠杆水平最高(2024年末杠杆倍数5.36倍 资产负债率80.59%) 因股东背景强融资成本低对杠杆容忍度高 地方国企类最低(杠杆倍数3.93倍 资产负债率74.63%) 综合类居中(杠杆倍数4.45倍 资产负债率77.52%)[21][22] - 产业类租赁公司流动比率最低(2024年末85.32%)且错配严重 如产业类租赁公司A1年内到期债务占比超90%但1年内到期资产仅25% 地方国企类(163.05%)和综合类(125.90%)流动比率提升[23][26] 资产质量与拨备 - 产业类租赁公司不良率最低(2024年末0.74%)但受汽车行业拖累上升 如产业类租赁公司D不良率从0.54%升至3.61% 地方国企类不良率下降(从0.93%至0.88%)因核销不良资产(如地方国企类租赁公司D核销4.30亿元) 综合类保持稳定(0.95%)[25][29] - 综合类租赁公司拨备覆盖率最高(2024年末509.26%) 产业类(467.20%)和地方国企类(411.33%)均上升但低于综合类[27][30] 融资成本 - 产业类租赁公司中长期信用债利率最低 2024年AAA级别利率1.76%~3.49% 2025年上半年进一步降至1.54%~2.68% 因央企股东背景融资优势明显[28][31][32] 盈利能力 - 2024年产业类(-6.85%)和综合类(-8.45%)净利润负增长 地方国企类增速收窄至4.62% 三年年均复合增速分别为-2.93%、8.14%和-2.08%[32][34] - 净资产收益率持续下降 2024年产业类最低(7.15%)因集团内业务非市场化定价 地方国企类(7.26%)和综合类(8.09%)均下降 行业净息差收窄导致盈利承压[36][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