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植树造林

搜索文档
人数、场次全国第一!广东植树造林蔚然成风
南方农村报· 2025-07-02 08:04
核心观点 - 广东通过传承"岳山造林"精神,推动全民植树造林活动,形成全国领先的参与规模和场次 [1][3][29] - 科技赋能新时代造林,无人机、AI等技术大幅提升效率,实现从传统"种绿"向"智绿"转型 [32][35][51] - 构建多元化社会参与机制,通过数字化平台推动"全社会办林业"模式 [19][22][26] 历史传承与生态修复 - 上世纪70年代岳山造林大会战动员2.5万人,完成3.5万亩造林,将荒山变为森林覆盖率92.6%的省级自然保护区 [10][11][14] - 岳山造林精神包含忠诚奉献、艰苦创业等内涵,成为广东林业宝贵财富 [16] - 当前三岳自然保护区已栖息白鹇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成为生态修复典范 [14][15] 全民参与机制创新 - 近3年广东义务植树超4万场次,参与335万人次,人数和场次全国第一 [29] - 开发"绿美广东"等数字化平台,支持众筹、认捐等7种参与方式,并提供税收优惠等激励 [22][23] - 各地推出特色项目如"绿美佛山1人1天1元",形成制度化、多元化参与模式 [26][30] 科技赋能造林升级 - 无人机造林队效率达人工20倍,10分钟完成传统1天工作量 [43] - 构建"空天地"监测网络,AI病虫害识别准确率92%,为防治争取黄金期 [40][41][49] - 三维可视化平台实现林地生长动态远程监测,推动造林进入"数字育种"时代 [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