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文旅融合

搜索文档
打开消费新场景 科技赋能文旅新融合
北京商报· 2025-09-14 08:38
科技赋能文旅产业转型 - 科技与文旅深度融合推动消费场景从静态展示升级为沉浸交互 从单一观光转变为体验经济 从流量经济延伸至品牌输出[2]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发展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 包括VR/AR/XR、元宇宙和裸眼3D等技术[3] - 博物馆数字化转型成为文旅融合关键抓手 本质是以观众为中心、文化为本体、技术驱动的变革[3] 行业痛点与升级路径 - 初代文博智慧化存在文物保护技术手段不足 服务体验形式大于内容 应急响应率待提升等痛点[3] - 破局需依托AI和大模型等创新技术 重塑智慧博物馆业务价值生态 形成保护赋能、服务增值、管理增效的闭环[3] - 推动行业从数字化展示迈向数智化价值创造的2.0时代[3] 科技应用与体验革新 - 科技打破文化传播围墙 解决文化体验单一性 例如通过AI互动展览吸引年轻观众 将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参与[4] - AI导览系统可根据游客兴趣推荐个性化参观路线 多语言解说服务和社交媒体智能推送扩大全球影响力[4] - AI技术全面融入安防、文物保护、观众服务及社会教育等博物馆运营领域[4] 典型案例与场景实践 - 国家自然博物馆通过数字人移动端讲解 玉渊潭借助MR技术实现生态景观沉浸式游览[2] - 贵州中国天眼将天文观测转化为科普旅游IP 海南文昌火箭发射观礼打造沉浸式科技体验[2] - 科技使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实现"再生" 珍贵历史背景与工艺细节得以深度传达[4]
新技术打开文旅融合新思路
经济日报· 2025-06-19 22:12
科技赋能文旅融合 - 全国5A级景区数字化改造完成率100%,4A级景区达到92.3% [1] - VR、XR、AI等新技术为游客创造全新文旅体验 [1] - 数字技术改变文化感知方式,降低历史文化认知门槛和传播成本 [1] - 数字可及性扩大潜在文化消费群体,文化遗产成为数字空间共享资源 [1] 文旅融合新模式 - 游客从"观看者"向"参与者"乃至"价值共创者"转变 [2] - 湖南博物院用AI还原"辛追夫人",实现文化传播从"单向灌输"到"具身参与" [2] - 传统景区成为虚实共生的"超级文化入口" [2] - "线上虚拟体验+线下实体消费"双向导流模式重塑文旅发展逻辑 [2] 科技推动文化价值转化 - 数字技术推动文创产品形态革新和文化IP数字新场景打造 [2] - 黄山推出"先游后付·信用游",发展数字化文化消费新场景 [2] - 深圳搭建文化科技集成系统,打造文旅领域新质生产力发展模型 [2] - 科技为文化价值转化提供新手段,推动传统文化要素价值重构与活力再生 [2] 未来发展方向 - 广泛开发与应用新技术,培养文化和旅游与数字技术复合型人才 [2] - 全方位满足游客多元化、智能化、体验化、个性化消费新需求 [2] - 开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新业态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