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姓制度

搜索文档
印媒刊文:“6封推荐信”难倒印度大学求职者
环球时报· 2025-09-23 22:49
学术成绩伴随等级固化 如此严苛的推荐信制度究竟有何必要?院校会认真审阅吗?近日,我们接到印度理工学院工作人员的紧 急电话,要求在截止日期前提供推荐信。对方声称无需长篇大论或规范格式,只需要推荐人某封邮件中 的简短文字即可。如此轻率对待推荐信的做法,令人不禁质疑其存在的意义——难道推荐信只是招聘流 程中的形式主义? 学术成绩与排名决定着学术岗位的录取机会。在印度许多国立理工学院的招聘页面中,申请者需从下拉 菜单中选择"学位等级",若非"第一等"则申请流程立即终止。这与种姓制度如出一辙——人伴随种姓出 生,也随着种姓终老。如同种姓等级的固化,学业分数也决定着学术机会是否可及。在这些由国家资金 资助却设置准入门槛的机构中,"第二等"或"第三等"的群体没有进入机会,更没有改变现状的可能。然 而,决定考试表现的社会文化、经济与地域因素,却被狭隘定义的"优异"悄然掩埋。 《印度快报》 9 月 19 日文章,原题:博士学位不足以进入学术界:推荐信如何成为边缘群体学生的障碍 印度的学术职位招募广告及申请流程,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种姓制度与社会文化资本的存在。尽管印度 大学的排他性特征及对边缘群体(即印度"表列种姓""表列部族" ...
【史海回眸】历史上,印度几次种姓普查“艰难进行”
环球时报· 2025-07-31 22:49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印度内政部近期宣布将在2027年3月前完成新一轮全国人口普查,并同步进行种姓普查,此举引发印度社会的广泛关注。印度上一次 成功进行种姓普查,还是在1931年的英印统治时期。种姓普查是指在广泛的普查活动中收集和统计基于种姓的数据,旨在提供基于种姓划分的人口详细统计 数字,以解决歧视问题并制定相关政策。但在印度,人们对种姓分类标准、统计的科学性等方面仍存在重大争议,从1872年印度首次进行人口普查以来,种 姓普查一直是印度社会的"敏感点",不少种姓群体因为种姓问题掀起社会运动,甚至在普查员到来时"闭门谢客"。 英属印度当局的统治工具 印度历史上曾进行过几次大规模种姓普查。19世纪中叶后,维系殖民秩序成为英属印度当局的核心关切。1857年反英大起义的冲击,不仅加剧了殖民当局的 统治焦虑,更推动其转变认知,开始系统性构建印度社会知识谱系,要进行人口普查,为其行政决策提供支撑。为提升普查科学性,英国引入"专业化治 理",任命多位人类学家担任普查总监,将学科知识与统计实践相结合。 在行政管理方面,英国将种姓制度转化为治理工具。因种姓与印度人的社会地位、资源分配、职业类型等紧密关联,殖民当局便以此分类人 ...
印度制造业起点高于中国,如今为何落后太多?
搜狐财经· 2025-07-15 05:51
钢铁产业历史对比 - 1949年中国钢铁产量仅15.8万吨,不足印度134.7万吨的8.5% [1] - 当时中国钢铁产能无法满足大型基建需求(如建造鸟巢需4.2万吨钢材/个) [1] - 印度独立时继承英国16座先进军工厂,工业基础远超战后中国 [1] 工业发展现状差异 - 中国已形成全球最完善产业链,能自主生产航母、五代战机、高铁等高端装备 [3] - 印度难以批量生产主战坦克,军工项目(如LCA战机、阿琼坦克)质量长期不达标 [10] - 2020年代中国工业占GDP比重达33%,印度仅22% [8] 产业结构与政策制约 - 印度250个经济特区偏重服务业/IT,制造业发展乏力 [8] - 土地改革未完成导致基建困难(中央政府仅控制13%土地,比哈尔邦4.1%人口占25%耕地) [7] - 邦间贸易壁垒严重,部分需缴纳关税 [7] 劳动力与教育瓶颈 - 印度成人文盲2.87亿占全球37%,基础教育缺失制约产业工人培养 [14] - 高种姓排斥制造业(婆罗门占司法职位70%但回避工科) [12][14] - 制造业良品率低下(如塔塔集团苹果外壳良品率仅50%) [16] 技术转化能力 - 印度斯坦航空获法俄技术支持仍无法解决战机坠毁问题 [16] - 军工依赖进口技术但本土化失败(印军对国产武器缺乏信心) [10] 历史制度遗留影响 - 种姓制度被英国殖民者强化(1914年英国通过包税制固化阶层) [12] - 联邦制导致中央权威薄弱(邦数量从16个增至28个削弱政策执行力) [7][8]
印度奇葩“乳房税”:胸部越大,交税越多,交完了税才能穿衣服
搜狐财经· 2025-06-27 04:08
印度历史上的奇葩税种 - 2016年印度喀拉拉邦推出针对超重居民的"脂肪税",旨在抑制肥胖人口增长 [1] - 18世纪英国殖民时期印度曾实施针对低种姓女性的"乳房税",税款金额与乳房大小挂钩 [3][4] - 乳房税规定低种姓女性必须裸露上身,若想遮盖胸部则需缴税,高种姓女性可豁免 [4][9] 乳房税事件始末 - 1803年低种姓女性纳格里为抗议乳房税制度,当众裸露上身并最终自残致死 [4][5][6] - 该事件引发低种姓群体大规模反抗,最终迫使印度政府废除乳房税制度 [8] - 事件导致纳格里夫妇双亡,成为印度反压迫斗争的标志性事件 [8] 印度种姓制度背景 - 印度社会严格划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四个等级 [9] - 婆罗门阶层垄断文化教育和宗教事务,首陀罗处于社会最底层从事卑微职业 [9] - 种姓制度导致底层民众终身贫困,难以摆脱困境 [9] 历史上的其他奇葩税种 - 古罗马曾实施"尿税",要求公民每年捐献定量尿液用于漂洗业,未达标者受罚 [11] - 古埃及推出高额房产税,导致民众将房屋建成烂尾楼以避税 [11] - 统治者通过奇葩税种盘剥民众反映其与民众关系的紧张状态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