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方向稳定性

搜索文档
优迅股份IPO:柯氏父子“夺权”上位,表决不足3成,与实控人配偶曾任
搜狐财经· 2025-09-19 07:05
公司控制权与治理结构 - 公司创始股东内斗长达15年 原创始技术专家徐平与柯炳粦因经营理念分歧爆发控制权争夺 最终柯氏父子于2022年通过股权重组成为实控人但合计表决权仅26.25% [1][2][3] - 实控人柯炳粦(70岁)曾任厦门大学法律系教师兼律师 柯腾隆仅从事市场销售工作 无芯片行业技术背景 引发市场对研发方向稳定性质疑 [3] - IPO发行后实控人表决权将进一步稀释至20.35% 低于30%绝对控股红线 存在控制权被第三方收购风险 [4][5] - 股东结构分散 圣邦股份/远致星火/陈涵霖/萍妮茹投资等持股与实控人相近 存在联合制衡可能 非独立董事中实控人提名席位仅2/6 [5] 关联交易与研发合作 - 报告期内累计发生委外研发费用超2100万元 主要合作方包括合作单位D及高校 其中与合作单位D签署的车载LiDAR系统高速ADC芯片开发合同金额880万元 高动态性能数模转换器芯片开发合同金额300万元 [6][8][9] - 实控人配偶在报告期内曾任职于合作单位D及讯芯电子 公司2023-2025H1向合作单位D采购金额从166.04万元增至473.58万元 2025年上半年达214.61万元 [6][9] - 交易所关注委外研发必要性及公允性 公司解释称旨在提高研发布局效率 强调合作背景清晰且定价公允 [9] 经营业绩与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先降后升:2022年3.39亿元→2023年3.13亿元(同比降7.65%)→2024年4.11亿元 归母净利润同步波动:2022年8139.84万元→2023年7208.35万元(同比降8.02%)→2024年7786.64万元 [10][11] - 2023年核心产品销量全面下滑:光通信收发合一芯片销量8266.58万颗(降3.04%) 限幅放大器芯片477.43万颗(降16.87%) 激光驱动器芯片116.73万颗(降53.37%) [10] - 2024年受益于通信基础设施升级 跨阻放大器芯片销量同比增133.17% 光通信收发合一芯片销量增27.88% [11] - 毛利率连续两年下滑:2022年55.26%→2023年49.14%→2024年46.75%(降2.39个百分点) 主因晶圆采购单价三年涨40.19%(2022年6815.7元/片→2024年9555.07元/片)叠加产品售价下降 [11][12] 行业与市场机遇 - AI数据中心建设红利为光通信电芯片领域提供市场拓展机遇 [1] - 2024年运营商推进"千兆+FTTR"连接技术普及带动市场需求回暖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