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所高校校博联展计划

搜索文档
在“煤炭行业黄埔军校”感受“太阳石精神”
中国青年报· 2025-09-27 23:58
本报辽宁阜新9月27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军利)"太阳石不仅是一种煤炭资源的象征,更是辽工 程76年办学精神的生动写照。"今天,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校史文化中心主任马丽娟通过百所高校校博联 展计划的直播镜头,带领近30万名观众走进这所被誉为"煤炭行业黄埔军校"的高等学府。 校史馆序厅内,巨大的浮雕以时空为纽带展现了学校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左起是鸡西、沈阳、抚顺、 阜新4所煤炭学校合并前的大门,上方以红旗穿插,展现建校的红色基因。 "这里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煤炭工人干部学校。"马丽娟站在校史馆浮雕前,讲述学校与新中国煤 炭工业同生共长的历史。新中国的第一任燃料工业部部长陈郁被派到东北,恢复和发展煤矿生产的同 时,在鸡西市创办了"东北矿区工人干部学校",就是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前身之一的鸡西煤矿学校。1949 年,为适应新中国建设对煤矿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东北各大矿区相继兴办煤矿学校,拉开了煤炭工业 人才培养的序幕。 转过展区,"屋小情深"实景复原区还原了早期教工住宅的简陋场景,斑驳的墙壁、简陋的家具,无声地 诉说着办学初期的艰辛。展区一角陈列着学校自主研制的第一台矿井装载机,锈迹斑斑的机身见证着那 段白手起家 ...
在校博里看见“大学之大”
中国青年报· 2025-07-28 03:53
高等教育精神传承 - 梅贻琦提出"大学之大在于大师"理念,奠定中国高等教育评价标准 [2] - 西南联大在抗战期间坚持办学,三校联合保存教育火种 [2][3] - 北航师生100天研制新中国首架轻型客机"北京一号",展现实践创新能力 [3] - 哈工大沈世钊团队耗时8年完成"中国天眼"核心结构,体现科研攻坚能力 [3] 大师科研成就 - 童第周变卖家产购置显微镜,在菜油灯下完成世界首例克隆鱼研究 [4][5] - 戚发轫主导中国航天多个"第一",培养20余名博士生并建立空间羽流实验室 [5][6] - 印象初建立蝗虫分类系统,出版200万字专著记录全球10136种蝗虫 [7][8] - 钟观光采集15万号植物标本,创建北大标本室奠基中国植物分类学 [8] 青年家国情怀 - 北大学生发起五四运动,促成中国拒签《凡尔赛和约》 [9] - 西南联大师生引发"一二·一"运动,四烈士中最年轻者未满18岁 [10] - 交大首位学生党员张永和发展陆定一入党,形成红色基因传承 [11] 服务国家战略 - 1950年代上海财院毕业生扎根新疆,推动边疆经济发展 [12] - 对外经贸大学校友主导中国入世谈判,捐赠签字文件成镇馆之宝 [12] - 云南师大培养40万人才,90%师范生服务云南基础教育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