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苦+反思=进步

搜索文档
突发!瑞·达利欧宣告退休
搜狐财经· 2025-08-03 02:34
桥水基金创始人退休 - 桥水基金创始人瑞·达利欧出售最后剩余股份并退出董事会,正式离开公司 [2] - 达利欧12岁开始投资股票,26岁创办桥水基金,带领公司成为全球最大对冲基金 [2] - 达利欧在声明中表示对桥水基金未来充满信心,认为公司能在没有他的情况下发展更好 [2] 桥水基金股权变动 - 桥水基金回购达利欧相关实体持有的最后所有权股份 [2] - 公司向文莱投资局发行新股,交易价值数十亿美元,后者获得近20%股权成为最大股东之一 [2] - 联合首席投资官Bob Prince成为桥水基金最大个人合伙人 [2] 公司管理交接 - 达利欧的"交班计划"历时多年,2010年起逐步移交日常管理、投资监督及多数股权 [3] - 过去几年曾有7人担任桥水基金唯一或联合首席执行官 [3] - 达利欧在领导桥水50年间擅长在变化和风险中寻求盈利 [3] 达利欧的投资哲学 - 达利欧认为成功更取决于应对未知的能力而非已知信息 [3] - 他强调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以增加成功概率并继续挑战极限 [3] - 达利欧曾建议年轻人不能忽视赚钱,但需正确认识金钱的价值 [3]
75岁,达利欧宣告退休
虎嗅· 2025-08-02 07:59
达利欧退出桥水基金 - 桥水基金创始人瑞·达利欧出售其在桥水联合基金的最后剩余股份并退出董事会,标志着其完全离开自己创立的公司 [2] - 桥水基金向文莱投资局发行新股,该主权财富基金获得桥水近20%股权,成为最大股东之一,交易价值数十亿美元 [3] - 桥水基金CEO和联席董事长在致投资者信函中表示,达利欧清仓股份标志着所有权过渡"理想收官" [7] 桥水基金接班计划 - 桥水基金自2010年开始酝酿接班计划,达利欧最初预计需要2年完成,后调整为10年 [5] - 2021年12月桥水成立运营董事会,2022年1月任命Nir Bar Dea和Mark Bertolini为联席CEO,2月敲定权利过渡协议 [5][6] - 2022年9月达利欧放弃桥水基金控制权,将所有投票权转让给董事会,辞去联席首席投资官职务 [7] 桥水基金发展历程 - 桥水基金1975年由达利欧创立,1982年因拉美债务危机判断失误几乎破产 [9] - 2008年桥水基金通过模型分析成功预测美国金融危机,获得14%收益 [10] - 2010年欧债危机期间桥水基金收益达45%,2016年英国脱欧时狂揽49亿美元 [10] - 2022年桥水基金管理规模超过1500亿美元 [10] 桥水基金在中国布局 - 1984年达利欧首次受邀来华讲学,当时即看好中国市场潜力 [11] - 2010年桥水管理中国客户资产超10亿美元,2011年设立北京代表处 [11] - 2016年成立全资子公司"桥水(中国)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11] - 2023年一季度桥水大幅增持阿里巴巴超21倍至566万股,并加仓百度、拼多多,新买入京东 [11] 达利欧的投资理念 - 达利欧总结桥水基金成功的最重要原则包括:选择优秀人才和文化、建立思想精英文化、允许犯错但必须吸取教训 [14] - 核心信条"痛苦+反思=进步"认为错误带来的痛苦能促进反思和进步 [14][15] - 投资原则强调承认认知局限、寻找反对意见测试想法、确保零不可接受损失概率 [16] - 认为成功更取决于应对未知能力而非已知信息,需总结失败教训增加成功概率 [16]
75岁,达利欧宣告退休
投资界· 2025-08-02 07:22
桥水基金创始人退出 - 桥水基金创始人瑞·达利欧出售剩余股份并退出董事会,彻底离开自己创立的公司 [3] - 达利欧表示对桥水基金未来充满信心,认为公司能在新一代管理层带领下继续成功 [3][7] - 交接计划历时十年完成,2022年达利欧放弃控制权并将投票权移交董事会 [6] 桥水基金股权变动 - 文莱投资局通过数十亿美元交易获得桥水近20%股权,成为最大股东之一 [5] - 联合首席投资官Bob Prince成为桥水最大个人合伙人 [5] - 公司回购达利欧相关实体持有的最后股份,完成所有权过渡 [5][7] 桥水基金发展历程 - 1975年达利欧创立桥水基金,1982年因拉美债务危机判断失误几乎破产 [9] - 2008年成功预测金融危机并实现14%收益,2010年欧债危机期间收益达45% [9][10] - 2022年管理规模超过1500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大对冲基金 [10] 中国市场布局 - 1984年达利欧首次访华,认为中国市场潜力巨大 [10][12] - 2016年成立桥水中国全资子公司,2025年积极做多中国资产 [12] - 2023年一季度大幅增持阿里巴巴21倍至566万股,并加仓百度、拼多多等中概股 [12] 达利欧投资原则 - 核心理念"痛苦+反思=进步",强调从错误中学习进化 [14][16] - 投资成功关键在于承认认知盲区,通过反对意见测试观点 [14] - 建立精英文化,允许犯错但要求从错误中吸取教训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