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智慧执法

搜索文档
生态环境部:非现场执法已从“理念探索”真正走向“实践应用”
央视网· 2025-09-19 04:48
于会文介绍,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经过精准探索实践,形成了污染物浓度高值区、重点源排放异常等 7大类场景48种问题的应用模型。利用这些技术手段,"十四五"期间推动整改各类环境问题26万余个, 其中偷排漏排、超标排放、弄虚作假等突出问题6.6万个,线索的准确率从最初的40%提高到目前的85% 以上。通过大数据、大模型开展穿透式执法,严厉打击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以机动车排放检 验领域为例,通过接入检验过程实时数据,运用大模型智能化研判,有效发现数据逻辑不符等弄虚作假 问题,推动全国机动车检验检测机构问题率从去年的53%降到目前的6.9%。把7.2万家固定污染源重点 排污单位,12.5万个水、大气主要排放口都纳入自动监控,实时管住了65%以上的污染物排放。同时, 利用移动实时监测车、水质微站等手段,对工业园区和产业集群等实施"入园不入企"的实时非接触式执 法,有效实现了执法检查不入企、少入企,执法监管不越位、不缺位。今年1—8月,全国现场执法检查 次数下降了30%,但各地问题的发现率却提高了10—25个百分点;处罚案件数量下降了31%,但重点案 件处罚比例提高了3.3个百分点,特别是对超标排放、不正常运行污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