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港股公司私有化
icon
搜索文档
交投低迷,年内20家港股公司私有化退市
证券时报· 2025-09-24 01:13
核心观点 - 长虹佳华宣布私有化复牌后股价大涨23.91% 母公司四川长虹通过全资子公司虹图投资以计划安排方式推进私有化 [1] - 港股市场私有化退市案例显著增加 2023年以来已有20家港股公司完成私有化退市 主要原因为流动性不足、融资功能丧失及维持上市成本过高 [1][2][3] 公司私有化动因 - 长虹佳华市值17亿港元远低于净资产28亿元人民币 股价长期低于净资产导致港股平台资本运作受限 [1][2] - 交易活跃度极低 2023年前8个月中有6个月成交额低于1000万港元 1月单月成交额仅72万港元 [1] - 重要股东安健控股因公众持股量限制无法转换可转换优先股 难以实现理想退出 [2] 行业现象分析 - 港股市场高度市场化 仅头部公司获得资金青睐 多数企业面临融资困难 [3] - 晋安实业于2023年9月19日完成私有化退市 成为最新案例 [2] - 丧失融资能力是私有化主要推手 即便存在闪电配售等便利制度也无法缓解流动性缺失问题 [2][3]
复牌涨近24%!又一港股公司将私有化退市,年内已有20家!什么原因?
证券时报· 2025-09-23 12:12
私有化公告与市场反应 - 长虹佳华于9月23日复牌后股价大涨23.91% [1] - 母公司四川长虹公告拟通过控股股东全资子公司虹图投资以计划安排方式私有化长虹佳华 [1] - 四川长虹间接持有长虹佳华8.75亿股普通股(占60.13%)及11.16亿股可转换优先股(占100%) [2] 财务表现与估值状况 - 2025年上半年收益211.69亿港元,同比增长9.76%,股东应占溢利1.81亿港元,同比增长10.16% [2] - 毛利率3.07%,同比下降0.27个百分点 [2] - 总市值17亿港元,低于净资产28亿元人民币(截至6月30日) [2] 股票流动性与交易数据 - 2025年前8个月中有6个月成交额低于千万港元,1月成交额仅72.59万港元 [2] - 近一年股价累计涨幅超100%,但低流动性导致获利了困难 [3] - 9月22日收盘价0.92港元,当日跌1.08%,成交额949.95万港元 [3] 私有化动因与战略考量 - 股份流通量、交投量及股价持续低迷,上市公司平台优势难以体现 [4] - 私有化后可降低上市成本,借助长虹控股集团资源探索新发展机会 [4] - 四川长虹已通过子公司持有长虹佳华77.43%股权,继续扩大持股无显著战略价值 [4] 港股私有化趋势 - 2025年以来已有20家港股公司通过私有化退市 [5][6] - 典型案例包括晋安实业(9月19日退市)、北京建设(9月1日退市)、谭仔国际(8月20日退市)等 [7] - 私有化主因包括交投低迷、融资能力丧失及维持上市成本过高 [8]